△《经典稽疑》·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此书取汉、唐以来说经之异於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先儒专门之学,各有师承,非同臆说。耀文欲存诸经古训,但当采郑、王、贾、孔遗言,不应杂以明人议论。又如“宰予昼寝”,但取《七经小传》寝为内寝之说,而不引《资暇集》所载梁武帝绘画寝室一条。“窃比老彭”,但取《经典释文》所引郑云“老,老聃。彭,彭祖”之说,而不引《礼记疏》、《文选注》所载郑注“老聃,周之太史。彭,彭咸也”一条。“乾,元亨利贞”,但取《子夏传》始、通、和、正之说,而不引《义海撮要》所载梁武帝义“始为元,遂为亨,益为利,不私为贞”一条。此类颇多,亦伤漏略。又如《周礼》备载宋元诸儒攻驳之语,则徒启纷纷。《孟子》备载《笔谈》所纪王圣美因何却见梁惠王之言,则更涉谐谑。盖耀文因当时帖括之士墨守方隅,稍为裒集异同,以存古义,而不必一一悉从其朔,故所采亦未尽精纯。然嘉、隆之间,心学盛而经学衰,耀文独能远讨遐搜,潜心训诂,亦可云空谷之足音矣。
《经史辨疑》·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朱董祥撰。董祥有《读礼记略》,已著录。是书前有目次,载辨经者三十二条,辨史者二十
《古微书》·三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孙瑴编。瑴字子双,华容人。考刘向《七略》,不著纬书。然民间私相传习,则自秦以来有
《十三经解诂》·五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陈深撰。深有《周礼训隽》,已著录。是编凡《易》三卷、《书》三卷、《诗》四卷、
《说经札记》·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蔡汝楠撰。汝楠字子木,号白石,德清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南京工部侍郎。《明史·文苑
《经咫》·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祖范撰。祖范字亦韩,亦字见复,常熟人。雍正癸卯会试中式举人,未及殿试。乾隆辛未荐举
《墨菴经学》(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起撰。起字仲方,秀水人。前明诸生,后为沙门。此编皆其所著经说,凡五种:一曰《
《九经考异》·十二卷、附《九经逸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周应宾撰。应宾,鄞县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编考
《融堂四书管见》·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钱时撰。时有《融堂书解》,已著录。此编凡《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大学
《简端录》·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邵宝撰。宝有《左觿》,已著录。是编皆其读书有得即题释简端,积久渐多,其门人天台王宗
《拙存堂经质》·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冒起宗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是书凡九十六篇,
《五经异文》·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是编考订《五经》文字异同,大抵以许慎《说文
《六经图》·十六卷(通行本)国朝江为龙等编。为龙,桐城人。康熙庚辰进士,官吏部主事。是编皆以前人旧图钞录成书。末附以《四
《古学偶编》·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潜山张絅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絅,嘉靖癸未进士,官河南巡抚,非潜山人
《程氏经说》·七卷(通行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皆伊川程子解经语也。《书录解题》谓之《河南经说》,称《系辞》一、《书》一、《
《六经正误》·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毛居正撰。居正字谊父,或曰义甫。义、谊,父、甫,古字通也。衢州人。免解进士晃之子,
《说书偶笔》·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丁恺曾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人。是书一卷、二卷说《大学》、《论语》、《中庸》;三卷
《经书音释》·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冯保撰。保字永亭,号双林,深州人。嘉靖中秉笔司礼太监。隆庆及万历之初最用事。事迹
《十三经义疑》·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浩撰。浩字养斋,华亭人。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考订之力颇勤。如季本《读
《经说》·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编或录其序,或偶论一二条,似乎偶抄成册
《九经古义》·十六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国朝惠栋撰,栋有《周易述》,已著录。是编所解,凡《周易》、《尚书》、《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