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近指》·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孙奇逢撰。奇逢有《周易大旨》,已著录。是编於四子之书挈其要领,统论大指,间引先儒之说以证异同,然旨意不无偶偏,如云“圣人之训,无非是学”,此论最确。乃两论逐章皆牵合学字,至谓“道千乘之国”章敬信、节爱、时使皆时习事;《大学》“圣经”章所论本末先后,以明德须在民上明,修身须在天下、国家上修;又云“格物无传,是《大学》最精微处。以物不可得而名,无往非物,即无往非格。朱子所谓穷至事物之理,乃通《大学》数章而言”云云:皆不免高明之病。盖奇逢之学,兼采朱、陆,而大本主於穷则励行,出则经世,故其说如此。虽不一一皆合於经义,而读其书者知反身以求实行实用,於学者亦不为无益也。
《四书说注卮词》·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胡在甪撰。在甪,永年人。乾隆丙辰进士,官湖北松滋县知县。是编虽以“说注”为名
《乡党图考》·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是书取经传中制度名物有涉於乡党者,分为九类:
《四书或问》·三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朱子撰。朱子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错不一,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
《大学证文》·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是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首列注疏本,《大学》之真古本也。次列汉
《论语类考》·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是编皆考证《论语》名物典故,分十八门,又分
《古本大学解》·二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醇骥撰。醇骥字千里,号廓菴,广济人。是书遵用古本《大学》,不分《经》、《传》
《大学偶言》·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檒撰。文檒字风林,又字树声,萧山人。康熙甲午举人,官成都县知县。是书凡四十六
《江汉书院讲义》·十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功述其父心敬之论也。心敬有《丰川易说》,已著录。此其在湖北江汉书院时与诸生
《元晏斋困思钞》·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慎行撰。慎行字闻斯,武进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
《论语集说》·十卷(内府藏本)宋蔡节撰。节,永嘉人。始末未详。惟书首淳祐五年《进表》结衔称“朝散郎、试太府卿、兼枢密副都
《四书述》·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诜撰。诜有《易经述》,已著录。是书多不主朱子《章句集注》。如以《大学》“听讼”
《论语全解》·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陈祥道撰。祥道有《礼书》,已著录。晁公武《读书志》云:“王介甫《论语注》,其子雱
《四书约旨》·十九卷(礼部尚书德保家藏本)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乃平日与门人讲贯、随笔劄记之文。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内府藏本)宋赵顺孙撰。顺孙字格菴,括苍人。考《黄溍集》有顺孙《阡表》,曰:“自考亭朱子合四书而为
《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苏洵评”。考是书《宋志》不著录。孙绪《无用闲谈》称其论文颇精,而摘其中
《经籍异同》·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禹谟撰。禹谟字锡元,常熟人。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其书杂引《五经》之文
《丽奇轩四书讲义》(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纪克扬撰。克扬有《易经讲义》,已著录。其书不录正文,每章约诂数语,大旨
《论语意原》·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郑汝谐撰。汝谐有《东谷易翼传》,已著录。是编前有《自序》,称:“二程、横渠、杨、
《四书湖南讲》·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葛寅亮撰。寅亮,钱塘人。万历辛丑进士。是书分标三例,凡剖析本章大义者曰《测》,就
《大学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以答其门人馀姚邵廷采之问者也。仍因其《大学知本图说》而衍之,以归於良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