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传注》·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塨撰。塨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康熙庚午举人。官通州学正。是编大旨,谓圣教罕言性天,《乾》、《坤》四德,必归人事。以下《屯》“建侯”、《蒙》“初筮”,每卦亦皆以人事立言。陈抟龙图、刘牧钩隐以及探无极、推先天者,皆使《易》道入於无用。《参同契》、《三易洞玑》诸书,皆异端方技之传,其说适足以乱《易》。即五行胜负,分卦直日,一世二世三世四世诸说,说皆於三圣所言之外再出枝节。故其说颇为淳实,不涉支离恍惚之谈。其驳卦变之说,发例於《讼卦彖词》。驳《河图》、《洛书》之说,发例於《系辞传》。驳先天八卦之说,发例於《说卦传》。其馀则但明《经》义,不复驳正旧文。其《凡例》论先儒辨难,卷不胜载,惟甚有关者,始不得已而辨之也。大抵以观象为主,而亦兼用互体。於古人多采李鼎祚《集解》,於近人多取毛奇龄《仲氏易》、《图书原舛编》、胡渭《易图明辨》。其《自序》排击诸儒虽未免过激,然明自隆、万以后,言理者以心学窜入《易》学,率持禅偈以诂《经》,言数者奇偶与黑白递相推衍,图日积而日多,反置象占辞变,吉凶悔吝於不问。其蠹蚀经术,实弊不胜穷。塨引而归之人事,深得圣人垂教之旨。其矫枉过直,惩羹吹齑者分别观之,不以辞害意可矣。
《易蓍图说》·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潘咸撰。咸不知何许人。所著别有《音韵源流》,中引李渔《诗韵》,则其人在李渔后矣。
《大易近取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邵晋之撰。晋之字叙阶,号檀波,仁和人。乾隆丙子举人。其大旨以朱子《本义》有有
《易纬坤灵图》·一卷(永乐大典本)案《坤灵图》,孙瑴谓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今仅存论《乾》、《无妄》
《易经通论》·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学佺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以著《野史纪略》削籍
《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据《自序》言“御
《周易阐理》·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戴虞皋撰。虞皋号遯轩,昆山人。是编原稿凡三四百纸。虞皋自以为太繁,删存十之一二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周易象义合参》·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吴德信撰。德信字成友,九江人。是书以《系辞》、《文言》、《说卦》、《序卦》
《读易约编》·四卷(内府藏本)国朝朱江撰。江字东注,江都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丑。其《凡例》有云:“是编原为便举子业,凡可备
《周易麈谈》(无卷数,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朱彝尊《经义考》载孙应龙有《周易麈谈》十二卷,疑此本是也。应龙字海门
《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炳撰。文炳字明德,绛州人。康熙中以实录馆供事议叙,授高唐州州判,终於泗州
《周易通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葇如撰。葇如字药房,淳安人。是书悉取《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无此体,徒标
《周易象辞》·二十一卷、附《寻门馀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宗炎撰。宗炎字晦木,馀姚人。宗羲
《乔氏易俟》·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乔莱撰。莱字石林,宝应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杂采宋元后
《复斋易说》·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号复斋,太祖之后。尝举进士。掌宁国军书记,调秀州推官,移华亭
《学易举隅》·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戴廷槐撰。廷槐长泰人。隆庆中贡生。其说谓《易》自商瞿而后,斯道遂晦,至宋三子而后
《大易衍说》(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元李简撰”。简有《学易记》,已著录。是编即以《学易记序》冠於卷首,而书则绝
《易脩墨守》·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唐枢撰。枢字惟镇,归安人。嘉靖丙戌进士。官刑部主事。以疏争李福达事,斥为民。隆庆
《易纬稽览图》·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以《稽览图》冠《易》纬之首。《隋志》《郑康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