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晏斯盛撰。斯盛字一斋,新喻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是书凡《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学易初津》为全书之宗旨,谓今所传图书乃大衍之数,因《大传》之言而图之,不取《河》、《洛》奇偶之说,所见最确。又谓辞占不遗《彖词》而不取卦变、互体之说,则尽废汉《易》之古法,未免主持稍过。《易翼宗》以《经》文为主,而割《十翼》散附於句下,意在以《经》解《经》,颇伤破碎。又每爻之首,画一全卦而间以一动爻,奇作○,偶作〈〉,亦自我作古。《易翼说》全解《十翼》,而先《系辞》,次《说卦》,次《序卦》,次《杂卦》,次《彖传》,次《文言》,次《象传》,非古非今,更不知所据何本。然不废象数而不为方技、术数之曲说,不废义理而不为理气、心性之空谈,在近日说《易》之家,犹可云笃实近理焉。
《易引》·九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方时化撰。时化字伯雨,歙县人。万历甲午举人。官至叙州府同知。时化传其高祖社昌之《易》
《陆堂易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奎勋撰。奎勋字坡星,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是编讲《易》,宗朱子者
《学易举隅》·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戴廷槐撰。廷槐长泰人。隆庆中贡生。其说谓《易》自商瞿而后,斯道遂晦,至宋三子而后
《易纂言》·十卷(内府藏本)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以荐擢翰林应奉文字,官至翰林学士
《大易通解》·十五卷、附录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荔彤撰。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大学士裔介之子。官至江常镇道。是编乃其
《周易纬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偲撰。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贡生。是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纬
《易象援古》(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申尔宣撰。尔宣字伯言,河南人。此书乃其父舒坦命意而尔宣本之成书。其曰《援古》者
《周易应氏集解》·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应捴谦撰。捴谦字嗣寅,钱塘人。康熙己未尝举博学鸿词。是书朱彝尊《经义考》
《周易爻变义蕴》·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陈应润撰。应润,天台人。始末未详。《黄溍集》有是书《序》,称其字曰“泽云”。
《易深》·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许伯政撰。伯政字惠棠,巴陵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山东道监察御史。是书以为图画皆出太昊之
《易经观玩篇》(无卷数,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宗洛撰。宗洛字绍川,无锡人。乾隆庚辰进士,官天镇县知县。是编《凡例》谓用费
《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是书惟释《上、下经》文
《吴园易解》·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宋张根撰。根字知常,德兴人。年二十一登进士第。大观中官至淮南转运使,以朝散大夫终於家
《周易易简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撰。攀龙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
《重订易学说海》·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郭宗磐撰。宗磐号鹏海,晋江人。是书成於万历辛亥。用注疏本,顺文推衍。专主义理,
《风姬易溯》·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宣撰。宣字纪卿,一字虚舟,金溪人。其书止《上、下经》卦爻辞。前有《自序》曰“风,
《八白易传》·十六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叶山撰。山字八白,里贯未详。《经义考》引张云章之言曰:“八白本末无所考见,详其《
《易象钩解》·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士元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滦州知州。是编专阐《经》文取象之义
《周易可说》·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是书以象占为主,於前人中多采来知德《易》注,而深疑朱子《本义》。如谓“凡
《松荫堂学易》·六卷(内府藏本)明贾必选撰。必选字直生,上元人。万历己酉举人。官户部主事,以辩倪嘉庆冤谪外。旋升南京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