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考》·二十八卷、《四书考异》·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陈仁锡撰。仁锡有《系辞十篇书》,已著录。是书因薛应旂《四书人物考》而广之,仍饾飣之学。卷首别为《考异》一卷,载《四书》字句异同,摭拾亦颇简略。如“惟”之作“维”,“贡”之作“赣”,不过字体偶别,无关文意。至丰坊古本《大学》,其伪托可不待辨,而仁锡乃为持疑之辞,则茫无考证,亦可见矣。
《鳌峰讲义》·四卷(两浙总督采进本)国朝潘思榘撰。思榘有《周易浅释》,已著录。鳌峰书院在福州,为巡抚所掌。此其官福建巡抚
《孟子解》·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宋尹焞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尹氏《论语解》十卷、《孟子解》十四卷,徽猷
《大学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以答其门人馀姚邵廷采之问者也。仍因其《大学知本图说》而衍之,以归於良知之
《别本四书名物考》·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陈禹谟撰。已载《经言枝指》中。此则钱受益、牛斗星所补订也。受益字谦之,杭州人。
《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国朝邱嘉穗撰。嘉穗字实亭,上杭人。康熙壬午举人,官归善县知县。是编大
《四书初学易知解》·十卷(内府藏本)国朝邵嗣尧撰。嗣尧有《易图定本》,已著录。是编乃督学江南时所刊。每章前为口义,后附论
《四书疑问》·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姚舜牧撰。舜牧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编但各章总论其大旨,不复逐句笺释,立说多
《丽奇轩四书讲义》(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纪克扬撰。克扬有《易经讲义》,已著录。其书不录正文,每章约诂数语,大旨
《论语笔解》·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旧本题“唐韩愈、李翱同注”。中间所注,以“韩曰”、“李曰”为别。考《张籍集》《祭韩
《逸讲笺》·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所论,而其子及门人编录之。上卷为章世法所录,乃所讲《孟子》“不动心”章之稿。
《四书本义汇参》·四十五卷(赞善韦谦恒家藏本)国朝王步青撰。步青字汉阶,或自书曰罕皆,以同音相代也。号已山,金坛人。雍正
《论语意原》·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郑汝谐撰。汝谐有《东谷易翼传》,已著录。是编前有《自序》,称:“二程、横渠、杨、
《读四书丛说》·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许谦撰。谦有《诗集传名物钞》,已著录。案《元史》本传:“谦读《四书章句集注》,有
《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馀论》·一卷、《读论语劄记》·二卷、《读孟子劄记》·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乡党图考》·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是书取经传中制度名物有涉於乡党者,分为九类:
《辟雍讲义》·一卷、《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杨名时撰。名时有《周易劄记》,已著录。《
《论孟精义》·三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朱子撰。初,朱子於隆兴元年辑诸家说《论语》者为《要义》,其本不传。后九年为乾道
《大学古今通考》·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斯源编。斯源字宪仲,临颍人。是书成於万历戊申。首列朱子《大学》改本,次列《
《四书录疑》·三十九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绰撰。绰有《周易录疑》,已著录。是书成於康熙后壬寅。凡《大学》二卷、《中庸
《四书通义》·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剡撰。剡字用章,休宁人。是书因倪士毅《四书辑释》重为订正,更益以金履祥《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