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辨画》·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连斗山撰。斗山字叔度,颍州人。是书大旨,谓一卦之义在於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之象,即因刚柔之画而系以辞,其道先在於辨画,故以为名。末有《辑图》一卷,则即朱子旧图而略为损益之。其说专主卦画立义。如《屯》之《大象》云:“四偶以次条列如丝,中画一奇如梭。上互艮,手。下动震,足。如织纴然,故有经纶之象。”未免穿凿太甚。然其逐卦详列互体,剖析微渺,亦颇有合於精理者。盖即爻论爻,乃能以《易》诠《易》。虽间有附会之失,而错综变化之本旨,犹可藉以参观。固与高谈性道以致惝怳无归者,尚较有实际焉。
《周易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汾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编用注疏本,汇先儒旧说
《周易义丛》·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良佩撰。良佩字敬之,台州太平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是编用王弼本,采辑
《易经辨疑》·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问达撰。问达字天民,江都人。前有康熙己未广平冀如锡《序》,称其得力於阳明良知之
《河洛定议赞》·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其说以伏羲则《河图》画《乾》、《坎》、《艮》、《震》四卦,则《洛书》画
《易疑》·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陈言撰。言字献可,号东涯,海盐人。嘉靖丁酉举人。其书用《周易》注疏本,题《上经》曰“
《周易乾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周易乾凿度》,郑康成注,与《乾坤凿度》本二书。晁公武并指为仓颉修古籀文,误并为一,
《东易问》·八卷(奉天府尹采进本)国朝魏枢撰。枢字又弼,一字慎斋,承德人。雍正庚戌进士,官永平府教授。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
《易汉学》·八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惠栋撰。是编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以见大凡。凡《孟长卿易》二卷,《虞仲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
《周易私录》(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樵撰。樵字明逸,号方麓,金坛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改南京都察院右都御
《易纬稽览图》·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以《稽览图》冠《易》纬之首。《隋志》《郑康成注
《周易时义注》(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章佐圣撰。佐圣字右臣,歙县人。其书依经训解,而以《卦图》一卷附於后。大旨主於言
《易说》·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惠士奇撰。士奇字仲儒,吴县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杂释卦爻,专宗汉学,
《射易淡咏》·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卷端惟题“西农”二字。前有陈愫《索射易书》一篇,称其字曰“孝若”。考
《乔氏易俟》·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乔莱撰。莱字石林,宝应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杂采宋元后
《河洛真传》·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其说谓天地十二会真数不出五十五,惜陈、邵俱未发明。因演《天地五十五数图》
《易指要绎》·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方时化撰,初,时化高祖社昌尝著《周易指要》五卷,至时化乃取而绎之。每段之下,凡称
《易疏》·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江西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礼部仪制司郎中
《易说要旨》·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寅撰。寅字东崖,吴江人。是书用王弼本,仅解《上经》、《下经》。前有康熙甲申《自
《易问笺》·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芬撰。芬字国裳,进贤人。正德丁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以谏南巡廷杖,谪福建盐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