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郭忠恕撰。忠恕字恕先,洛阳人。是书首有李建中题字。后有附题两行,称忠恕仕周朝为朝散大夫、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疑亦建中所记。然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及《苏轼集》所载《忠恕小传》,并称宋太宗时召忠恕为国子监主簿,后流登州,道卒。则不得为周人。又陶岳《五代史补》,载周祖入京师时,忠恕为湘阴公推官,面责冯道之卖国。则先已仕汉,题周更误矣。《宋史·艺文志》以此书与《佩觿》并载,而晁、陈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则在宋代亦罕见。此本乃宋李建中得之秘府。大中祥符五年,李直方得之建中。初无撰人名字,建中以字下注文有“臣忠恕”字,证以徐铉所言,定为忠恕所作。其分部从《说文》之旧。所徵引古文凡七十一家,前列其目,字下各分注之。时王球、吕大临、薛尚功之书皆未出,故钟鼎阙焉。其分隶诸字,即用古文之偏旁,与后人以真书分部、按韵系字者不同。《钝吟杂录》载冯舒尝论此书,以沔、汸、膌驶诸字援文就部为疑。然古文部类,不能尽绳以隶楷,犹之隶楷转变,不能尽绳以古文。舒之所疑,盖不足为累。且所徵七十一家,存於今者不及二十分之一,后来谈古文者辗转援据,大抵从此书相贩鬻。则忠恕所编,实为诸书之根柢,尤未可以忘所自来矣。
《古音丛目》·五卷、《古音猎要》·五卷、《古音馀》·五卷、《古音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
《六书本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赵捴谦撰。捴谦原名古则,馀姚人。宋秦悼惠王之后。明初徵修《洪武正韵》,持议不协,
《黄公说字》(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景星撰。景星字黄公,蕲州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其学自称推本许慎,而大抵以
《韵雅》·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施何牧撰。何牧,苏州人。康熙戊辰进士。其书仍用刘渊之部分,以收字必从经典,故以“雅”
《古今韵分注撮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甘雨撰,陈士元注。雨字子开,永新人。万历丁丑进士,由翰林院检讨谪德安府推官,
《方言据》·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有《易象古义通》,已著录。是书乃纪四方言语之异而求其可据者凡二百馀条,多见
《谐声品字笺》(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虞德升撰。德升字闻子,钱塘人。其书以字韵之学向来每分为二,不相统摄,因取六书谐声之
《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熊忠撰。忠字子中,昭武人。案杨慎《丹铅录》谓蜀孟昶有《书林韵会》,元黄公绍举
《屈宋古音义》·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陈第撰。第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风人未远,亦古音之遗,乃取屈原所著《
《韵岐》·四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是编於官韵之中,择其一字数音者,各分别字义异同。
《释名》·八卷(内府藏本)汉刘熙撰。熙字成国,北海人。其书二十篇。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中间颇伤於穿凿,然可因以
《六书正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吴元满撰。元满字敬甫,歙县人。万历中布衣。焦竑《笔乘》曰:“新安吴敬甫,博雅士也
《崔氏小尔雅》·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旧本题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此书凡分十篇。核检其文,实即《孔丛
《类篇》·四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司马光撰”。景定癸亥,董南一作光《切韵指掌图序》,亦称光尝被命修纂《类篇》,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南唐徐锴撰。其书取许慎《说文解字》,以四声部分,编次成书。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
《皇极图韵》·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陈荩谟撰。荩谟字献可,嘉兴人。黄道周之门人也。是书本邵子《皇极经世》声音倡和之说而
《问奇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位撰。位字明成,新建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
《古音表》·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五也。凡分十部。以《东》、《冬》、《锺》、《江》为第一,《
《钦定音韵述微》·三十卷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其合声切字,一本《钦定音韵阐微》。其稍变者,《阐微》以三十六母为字纽之次序,
《连文释义》·一卷(通行本)国朝王言撰。言字慎旃,仁和人。是编凡二字连文及一名而兼两义与两字各为一义者,均分别训释,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