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韵》·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明吕坤撰。坤有《四礼疑》,已著录。是编乃所立切韵简要之法,仅有序文、凡例、总目,而未及成书,然书之体要则已具括于是。其法於平声之字各以阴阳相切。如“同”字旧用“徒红切”,“通”字旧用“他红切”。坤则以为“他红”二字仍切“同”字,不切“通”字,改“通”字为“他翁切”。又上、去二声各以本声为母。如“宠”字用“楚陇切”、“送”字用“素瓮切”之类。平、入二声则互相为母。如“空”字用“酷翁切”、“酷”字用“空屋切”之类。其“交泰韵”之名,即以平入互为终始之义也。盖因古来合声之法,更加以辨别。故不用字母摄法,而於字母摄法相辅而不相碍。其论定首领一条,谓“东、董、冻、笃”何等明白,乃旧谱相沿,领韵则以“东、董、送、屋”,领声则以“公、孔、贡、穀”,殊为淆乱。其说亦极有理。惟其分部纯用河南土音,并《盐》於《先》,并《侵》於《真》、并《覃》於《山》,《支》、《微》、《齐》、《佳》、《灰》五部俱割裂分隶,则太趋简易。於无入之部强配入声,复以强配之入声转而离合平声之字,则太涉纠缠。未免变乱古法,不足立训矣。
《班马字类》·五卷(内府藏本)宋娄机撰。前有楼钥《序》,称为《史汉字类》。案司马在前,班固在后,倒称“班马”起於杜牧之诗
《重修玉篇》·三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梁大同九年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唐上元元年富春孙强增加字,宋大中祥符六年
《小尔雅》·一卷(通行本)案《汉书·艺文志》有《小尔雅》一篇,无撰人名氏。《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并载李轨注《
《韵补正》·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案《宋志》,吴棫有《毛诗叶韵补音》十卷,又《韵补》五卷。自朱子作《诗集传
《字通》·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李从周撰。从周始末未详。据嘉定十三年魏了翁《序》,但称为彭山人,字曰肩吾。末有宝祐甲寅
《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内府藏本)明徐孝编,张元善校。孝,顺天布衣。元善,永城人,彭城伯骐之后,袭封惠安伯。是书
《诗经叶音辨讹》·八卷(通行本)国朝刘维谦撰。维谦字让宗,自号双虹半士,松江人。是书首列《等子图》,次为《分隶字母总音》
《诗本音》·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二也。其书主陈第诗无叶韵之说,不与吴棫《补音》争,而亦全不
《说文长笺》·一百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赵宧光撰。宧光字凡夫,吴县人。是书前列《解题》一卷,载其平生所著字学之书七十馀
《韵学通指》·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国朝毛先舒撰。是编与柴绍炳《古韵通》、沈谦《词韵》同时而出。三人本相友善,故兼举二
《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魏校撰。校有《周礼沿革传》,已著录。是书《自序》谓“因古文正小篆之
《五侯鲭字海》·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题曰“汤海若订正”。考汤显祖号曰若士,亦曰海若,临川人。万历辛丑进
《古今韵分注撮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甘雨撰,陈士元注。雨字子开,永新人。万历丁丑进士,由翰林院检讨谪德安府推官,
《正字通》·十二卷(通行本)旧本或题“明张自烈撰”,或题“国朝廖文英撰”,或题“自烈文英同撰”。考钮琇《觚賸·粤觚下篇》
《韵谱本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茅溱撰。溱字平甫,丹徒人。其书成於万历间。就世所通行韵书每字下作一篆文,略采《说文
《说文解字》·三十卷(通行本)汉许慎撰。慎字叔重,汝南人。官至太尉南阁祭酒。是书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凡十四篇,合《目录》
《五经文字》·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张参撰。参里贯未详。《自序》题“大历十一年六月七日”,结衔称“司业”,盖代宗时人。
《字鉴》·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李文仲撰。文仲,长洲人。自署吴郡学生。其始末则无考也。文仲从父世英,以六书惟假借难名,
《古今韵表新编》·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仇廷模撰。廷模字季亭,宁波人。康熙辛卯举人,官知县。其书每韵分舌、齿、喉、唇
《尔雅翼》·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罗愿撰,元洪焱祖音释。愿字端良,号存斋,歙县人。以荫补承务郎。乾道二年登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