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法象通赞》·七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元郑滁孙撰。滁孙字景欧,处州人。宋景定间进士。尝知温州乐清县,迁宗正丞、礼部郎官。入元,以荐召授集贤直学士。事迹具《元史·儒学传》。此书首为诸图,次以中天述考、述衍等说,终以甲辰、乙巳、丙午三年所作《习坎书院旅语》。其《中天图》后署曰“至元三十年十一月吉日宣召赴阙儒人臣郑滁孙”。盖即其被荐时所进也。其《序》自言“年逾五十,探索《先天图》,忽得中天玄景”云云。案中天之说,始见於干宝《周礼注》,朱元昇衍之为《三易备遗》。然滁孙所谓中天玄景与干宝之说又异。大旨谓中天即天也,由其运用合一居中,故曰中天。由其在生两之后,用九之前,故曰中天。其象藏於互体,而义发见於文王、周公、孔子之辞。其说大抵皆幽渺恍惚,不可究诘。计滁孙登第,自宋景定至元世祖至元中,当已五六十岁,而此书之成在成宗之末,又在进图后十馀年,逮至嘉兴、温州升席说经,年已耄耋矣。其始终敷析者,皆一中天之义。又删《周易·系辞传》以迁就己说,而牵合诸经以证之。支离曼衍,终无归宿。自来以奇偶推《易》者病於穿凿,以老庄谈《易》者病於虚无。此书更以穿凿之数附会於虚无之理,两家流弊,兼而有之,可谓敝精神於无用者矣。
《易图说》·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昆山人。《宋史·艺文志》载仁杰《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
《周易旁注图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朱升撰。升字允升,休宁人。元至正乙酉举於乡,授池州路学正,秩满归里。丁酉太祖兵
《周易集传》·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龙仁夫撰。仁夫字观复,庐陵人。《吉安府志》作永新人。官湖广儒学提举。事迹附载《元史
《易说》·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惠士奇撰。士奇字仲儒,吴县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杂释卦爻,专宗汉学,
《周易象辞》·二十一卷、附《寻门馀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宗炎撰。宗炎字晦木,馀姚人。宗羲
《易纬坤灵图》·一卷(永乐大典本)案《坤灵图》,孙瑴谓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今仅存论《乾》、《无妄》
《石潭易传撮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髦撰。髦字孟恂,永新人。永乐戊子举人。是书大旨以程子之全体大用具於《易传》,
《易经渊旨》·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吴郡归有光撰”。有光字熙甫。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读易举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俞琬撰。是书《文渊阁书目》、焦竑《经籍志》、朱睦《授经图》皆著於录。然外间传本殊稀,故
《易学启蒙翼传》·四卷(内府藏本)元胡一桂撰。一桂之父方平,尝作《易学启蒙通释》,一桂更推阐而辨明之,故曰《翼传》。《自
《读易考原》·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萧汉中撰。汉中字景元,泰和人。此书成於泰定中。凡三篇,一论分卦,一论合卦,一论卦序
《易旨一览》·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蒋时雍撰。时雍字绳武,江都人。其书训诂字句,乃村塾课蒙之本。
《易纬是类谋》·一卷(永乐大典本)案《是类谋》,一作《筮类谋》。马氏《经籍考》一卷,郑康成注。其书通以韵语缀辑成文,古质
《周易古本》·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华兆登编。兆登,无锡人。是书成於万历中。分《文王卦辞》上、下,《周公爻辞》上、下
《周易章句证异》·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翟均廉撰。均廉字春沚,仁和人。乾隆乙酉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是书取《周易》
《苑洛易学疏》·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一敬撰。一敬,衢州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初,韩邦奇作《启蒙意见》五卷
《易发》·八卷(编修王汝嘉家藏本)明董说撰。说字雨若,湖州人。黄道周之弟子也。后为沙门,名南潜。其论《易》专主数学,兼取
《经义管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书成於雍正丙午。凡《图说》七、《周易统天旋卦赋》
《周易乾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周易乾凿度》,郑康成注,与《乾坤凿度》本二书。晁公武并指为仓颉修古籀文,误并为一,
《易思图解》(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日曦撰。日曦字仲升,彭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以邵子《大横》、《大圆》二图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