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纪》·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是书取司马迁《年表》所书,编年系月以纪《春秋》后事,复采辑诸书以广之。始周敬王三十九年,迄汉武帝征和三年。书法皆祖太史公。所录不尽用策书凡例。《朱子语录》所谓伯恭子约宗太史公之学,以为非汉儒所及者,此亦一证也,其书作於淳熙七年。每以一日排比一年之事。本欲起春秋后迄於五代,会疾作而罢。故所成仅此,然亦足见其大凡矣。当时讲学之家,惟祖谦博通史传,不专言性命。《宋史》以此黜之,降置《儒林传》中。然所学终有根柢此,书亦具有体例,即如每条下各注从某书修云云,一一具载出典,固非臆为笔削者可及也。《通释》三卷,如说经家之有纲领,皆录经典中要义格言。《解题》十二卷则如经之有传,略具本末而附以己见。凡《史》、《汉》同异及《通鉴》得失,皆缕析而详辨之。又於名物象数旁见侧出者,并推阐贯通,夹注句下。《朱子语录》每讥祖谦所学之杂,独谓此书为精密。又谓《解题》煞有工夫,只一句要包括一段意思。观书中周慎靓王二年载魏襄王问孟子事,取苏辙古史之论,后《孟子集注》即引用其说,盖亦心服其淹通,知非赵师渊辈所能望其项背也。所附《通释》,《文献通考》作一卷。此本乃宋嘉定壬申吴郡学舍所刻,实分三卷。《通考》盖传写之误云。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司马光撰。此书於元丰七年随《通鉴》同奏上。高似孙《纬略》载:“光编集《通鉴》,
《考定竹书》·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之騄撰。之騄有《尚书大传》,已著录。是编以沈约所注《竹书纪年》未为详备,因采
《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内府藏本)宋江贽编。贽,字叔直,崇安人。政和中,太史奏少微星见,朝命举遗逸之士。有司以贽应诏,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井研人,官至礼部侍郎,事迹具《宋史·儒林传》。是书述
《大事纪》·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是书取司马
《明六朝索隐》·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雷礼撰,何应元校。应元不知何许人。其书以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
《宋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陈均撰。均,字平甫,号云岩,莆田人。端平初有言是书於朝者,敕下福州宣取,赐
《龙飞纪略》·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吴朴撰。朴,字华甫,诏安人。是编仿《纲目》体例,纪明太祖事迹。初名《征伐礼乐书》,
《竹书统笺》·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徐文靖撰。文靖有《禹贡会笺》,已著录。是编盖作於孙之騄考定《竹书》以后,亦因伪
《人代纪要》·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顾应祥撰。应祥,字惟贤,号箬溪,长兴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书以编
《中兴小纪》·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阳人,孝宗时官至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出知台州,事迹具《宋史·文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洪惟我国家世德绵延,笃承眷顾。白山天作,朱果灵彰。十有五王,聿开周祚。肇基
《明通纪述遗》·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旧本一卷、二卷、四卷、五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二卷皆题绣水卜世昌校订。三卷、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宋刘恕撰。恕,字道原,其先世京兆万年人。祖受为临川令,葬於高安,
《通鉴纲目释地纠缪》·六卷、《补注》·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庚撰。庚,字浦山,秀水人。是书以《通鉴纲目集览》、《质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内府藏本)元胡三省撰。《通鉴释文》本南宋时蜀人史炤所作,浅陋特甚。时又有海陵所刊释文,称司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氏注》,已著录。是书以《通鉴》所载地名,异同沿革,最
《甲子会纪》·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薛应旂撰。前四卷以六十甲子纪年。上自黄帝八年,下至嘉靖四十二年,为七十二甲子。又每
《世穆两朝编年史》·六卷(内府藏本)明支大纶撰。大纶,字华平,嘉善人,万历甲戌进士,由南昌府教授擢泉州府推官,谪江西布政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左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旧本题元陈桱撰。桱,字子经,奉化人,流寓长洲,后入明为翰林编修,以附杨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