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战国策注》·十卷(内府藏本)
宋鲍彪撰。案:黄鹤《杜诗补注》、郭知达《集注九家杜诗》引彪之语,皆称为“鲍文虎说”,则其字为文虎也。缙云人,官尚书郎。《战国策》一书,编自刘向,注自高诱。至宋而诱注残阙,曾巩始合诸家之本校之,而於注文无所增损。姚宏始稍补《诱注》之阙,而校正者多,训释者少。彪此《注》成於绍兴丁卯,其《序》中一字不及姚本。盖二人同时,宏又因忤秦桧死,其书尚未盛行於世,故彪未见也。彪书虽首载刘向、曾巩二《序》,而其篇次先后,则自以己意改移,非复向、巩之旧。是书窜乱古本,实自彪始。然《向序》称“中书馀卷,错乱相糅莒。(案:莒字未详,姑仍原本录之。)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重复得三十三篇”。又称“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云云。则向编此书,本裒合诸国之记,删并重复,排比成帙。所谓三十三篇者,实非其本来次第。彪核其事迹年月而移之,尚与妄改古书者有间。其更定《东西二周》,自以为考据之特笔。元吴师道作《补正》,极议其误。考赵与峕《宾退录》曰:“《战国策》旧传《高诱注》,残阙疏略,殊不足观。姚令威宽《补注》(案《补注》乃姚宽之兄姚宏所作,此作姚宽,殊误,谨附订於此),亦未周尽。独缙云鲍氏《校注》为优。虽间有小疵,殊不害大体。惟《东西二周》一节,极其舛谬,深误学者。反不若二氏之说。”是则南宋人已先言之矣。《师道注》中所谓补者,即补彪注;所谓正者,亦即正彪注。其精核实胜於彪。然《彪注》疏通诠解,实亦殚一生之力。故其《自记》称:四易稿后,始悟《周策》之“严氏阳竖”即《韩策》之“严遂阳坚”。而有校书如尘埃风叶之叹。虽踵事者益密,正不得遽没创始之功矣。
《后鉴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皆记有明一代盗贼之事。盖亦《明史》拟稿之所馀也。自序称建溪谢给舍作《后鉴
《正统临戎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记明英宗北狩始末。考《明史·艺文志》,有杨铭《正统临戎录》一
《丁卯实编》·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毛方平撰。方平不知何许人。安丙害杨巨源时,方平为四川茶马司干办公事,因作此书。大旨与张
《平番始末》·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许进撰。进字秀升,灵宝人,成化丙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襄毅,事迹具《明史
《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此二书所载,语并相似。旧本或题无名氏,或并题为辛弃疾撰。盖本出一手
《安楚录》·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秦金撰。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端敏,事迹具《明史》本
《弇山堂别集》·一百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世贞撰。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
《平叛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郭士宁撰。士宁始末未详。其作此书时,则与毛方平同官四川茶马司干办公事也。吴曦之叛,不受伪
《驭倭录》·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士骐撰。士骐字冏伯,太仓人,尚书世贞子,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坐妖书逮狱削
《事辞辑馀》·(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謏撰。前有謏《自序》。其私印一曰“沈謏之印”,一曰“渚椒”。卷首又有“渚椒手
《逊国正气纪》·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曹参芳撰。所记建文时事迹,大略抄撮《致身录》、《靖难纪》、《逊国纪》诸书而
《处苗近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李恺编。恺字克谐,惠安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辰沅兵备副使。是书分《征讨》、
《武宗外纪》·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记明武宗之事,凡九十四条,皆取之於实录。
《东观奏记》·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唐裴庭裕撰。庭裕一作廷裕,字膺馀,闻喜人,官右补阙。其名见《新书·宰相世系表
《革除遗事》·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符验撰。验字大充,号松岩,黄岩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佥事。此书
《平播全书》·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李化龙撰。化龙字于田,长垣人,万历甲戌进士,历官兵部尚书,谥襄毅,事迹具《
《哈密事迹》·一卷、附《赵全谳牍》·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是编不题书名,亦不著撰人名氏。前载正德中土鲁番侵扰哈密
《乙未私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余寅撰。案明有两余寅。其一字仲房,歙县人,与徐渭、沈明臣俱入胡宗宪幕中,《
《平寇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管葛山人撰。不著姓名。前有《序》文,题曰龙湫山人李确著。以著之一字推之,疑即出
《靖康蒙尘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宋徽、钦二帝北狩事,与世所传《南烬纪闻》文多相同。徐梦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