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十卷(内府藏本)
唐吴兢撰。兢,汴州浚仪人。以魏元忠荐,直史馆。累官太子左庶子,贬荆州司马,历洪、舒二州刺史,入为恒王傅。天宝初,年八十卒。事迹具《唐书》本传。宋《中兴书目》,称兢於《太宗实录》外,采其与群臣问答之语,作为此书,用备观戒,总四十篇。《新唐书》著录十卷,均与今本合。考《旧唐书·曹确传》,载确奏臣览《贞观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云云。其文与此书《择官篇》第一条相同。而《唐志》所录,别无《贞观故事》,岂即此书之别名欤。其书在当时尝经表进,而不著年月。惟兢《自序》所称:侍中安阳公者,乃源乾曜。中书令河东公者,乃张嘉贞。考《玄宗本纪》,乾曜为侍中,嘉贞为中书令,皆在开元八年。则兢成此书。又在八年以后矣。书中所记太宗事迹,以《唐书》、《通鉴》参考,亦颇见牴牾。如新旧《唐书》载太宗作《威凤赋》,赐长孙无忌,而此作赐房玄龄。《通鉴》载张蕴古以救李好德被诛,而此谓其与囚戏博,漏泄帝旨,事状迥异。又《通鉴》载皇甫德参上书赐绢二十四匹,拜监察御史,而此但作赐帛二十段。又《通鉴》载宗室诸王降封,由封德彝之奏;贞观初放宫人,由李百药之奏,而此则谓出於太宗独断,俱小有异同。史称兢叙事简核,号良史,而晚节稍疏牾。此书盖出其耄年之笔,故不能尽免渗漏。然太宗为一代令辟,其良法善政,嘉言微行,胪具是编,洵足以资法鉴。前代经筵进讲,每多及之。故《中兴书目》称历代宝传,至今无阙。伏读皇上《御制乐善堂集》,开卷首篇,即邀褒咏。千年旧籍,荣荷表章。则是书之有裨治道,亦概可见矣。书中之注,为元至顺四年临川戈直所作。又采唐柳芳,晋刘昫,宋宋祁、孙甫、欧阳修、曾巩、司马光、孙洙、范祖禹、马存、朱黼、张九成、胡寅、吕祖谦、唐仲友、叶适、林之奇、真德秀、陈惇修、尹起莘、程奇及吕氏《通鉴精义》二十二家之说附之,名曰《集论》。吴澄、郭思贞皆为之序。直字伯敬,即澄之门人也。
《金图经》·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名《金国志》。自京邑至族帐、部曲,凡十七门。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淳熙中归正人张棣
《平汉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童承叙撰。承叙字汉臣,沔阳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左春坊左庶子。是编纪太祖平陈友
《建炎维扬遗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记高宗建炎二年冬至次年三月事。高宗自建炎元年十月如扬州,至
《北楼日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考《明史·神宗本纪》,万历二十年,宁夏致仕副总兵哱拜杀巡抚都御史党馨、
《南宋补遗》·(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古吴谢朱胜复庐撰。不知朱胜为何许人。书称南宋而中有“宋末”之语,当为元人所
《典故纪闻》·十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余继登撰。继登字世用,号云衢,交河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事迹
《靖炎两朝见闻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曰陈东撰。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钦宗时贡入太学。尝伏阙上书,请去蔡京、王
《平蛮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王轼撰。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谥襄简,事
《平猺记》·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虞集撰。集字伯生,号道园,崇仁人,仕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事迹具《元史》本传。
《定保录》·(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赵元祉撰。元祉,无锡人。是书成於崇祯十年。以明诸帝事迹仿《贞观政要》之体,分《
《辛已泣蕲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赵与{容衣}撰。与{容衣},宗室子。官蕲州司理,权通判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蕲
《平播始末》·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郭子章撰。子章有《蠙衣生易解》,已著录。万历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子章方巡抚贵州
《使琉球录》·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萧崇业、谢杰同撰。崇业,云南临安卫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杰
《平蜀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载明洪武四年遣汤和等伐蜀,明昇出降事。后附刘基《平西蜀颂》一篇。末
《靖夷纪事》·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高拱撰。隆庆四年,贵州土司安国亨与安智相雠杀,抚臣以叛闻。拱因推太仆寺少卿阮文中为
《交山平寇本末》·三卷、《附诗》·一卷、《详文》·一卷、《书牍》·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夏骃撰。纪交城知县赵吉士剿
《景命万年录》·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记太祖受禅之事,略与赵普《龙飞记》同,而叙得姓及前数代事特详。末载显德末
《建炎时政记》·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李纲撰。纲字伯纪,邵武人,政和二年进士。积官至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
《师中纪续》·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得一撰。得一字种龙,螺阳人,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之幕友也。是书皆纪正色战功,凡二
《太平治迹统类前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