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耆旧传》·九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焦竑《国史经籍志》皆载其名,亦不云谁作。考书中《苏庠传》末云:予家世丹阳,先人知其状为详,又从其孙嘉借家传,则作者当为丹阳人。庠卒於绍兴十七年,而作者得交其孙,则当为南宋末年人也。其书采京口名贤事迹,各为之传。始於宋初,讫於端平、嘉熙间。其中忠烈如陈东,经济如张悫、张缜、汤东野、刘公彦,风节如王存、王遂、蒋猷、刘宰,文学如沈括、洪兴祖,书画如米芾父子,虽皆著在史传,而轶闻逸事,则较史为详。至《汤东野传》称,明受赦书至,东野谋於张浚,欲匿赦不宣。而《宋史》浚本传称,浚命守臣汤东野秘不宣。其说互异。证以刘宰《漫塘集·汤侍郎勤王录跋》,乃与此书所载合,则足以订《宋史》记录之误。《漫塘集》称陈东於钦宗时凡六上书,高宗时凡四上书。《宋史》东本传第云於钦宗时五上书,高宗时三上书。证以此书,乃知《宋史》有据,《漫塘集》为传闻之讹。王巩《甲申杂记》谓陈亢以熙宁八年生廓与度。证以此书,廓中熙宁九年进士,则距生岁止一年;度中元丰三年进士,则距生岁止四年。尤足以纠小说附会之谬。如此之类,不一而足。盖是书体例,全仿正史。每为一传,首尾该贯,生卒必详。与诸家杂说随笔记载,不备端末者不同。故事实多可依据,於史学深为有裨。《文渊阁书目》载是书不列卷数。《经籍志》则作四卷。今据《永乐大典》所载,裒合成编,釐为九卷。考《宋史·地理志》,京口凡丹徒、丹阳、延令、金坛四县。神宗熙宁五年,改延令为镇,并入丹阳,则所存者仅三县,而此书《吴致尧传》,其人在宣和之季,乃仍称曰延令人。盖沿袭旧名,偶然失改。犹汉高帝十一年已改真定为东垣,而《南越王传》犹称尉佗为真定人。史氏驳文,不足为据。今仍以三县分隶,庶从其实。至於诸书所载,互有同异,则并附载各条之下,以资考证焉。
《仲志》·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刘天和撰。天和字养和,麻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提督团营,谥庄襄,事迹具《明
《草庐年谱》·二卷、《附录》·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危素撰。素字太朴,金谿人,元至正中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翰林学
《米襄阳外纪》·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范明泰撰。明泰字长康,嘉兴人,万历庚子举人。是编纪米芾遗事,分《恩遇》、《颠绝
《汪直传》·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记嘉靖中汪直引倭入寇海上及总督胡宗宪以计诱杀直事。所以归功於宗宪者
《王文正公遗事》·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王素撰。素字仲仪,旦之幼子也,举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历工部尚书,谥曰懿,事迹具
《顾氏谱系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於顾氏世系考据最详。然姓氏之书
《善行录》·八卷、《续录》·二卷(内府藏本)明张时彻编。时彻字维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明史》附见
《济美录》·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郑烛编。烛,歙县人。是编成於嘉靖乙未,搜录其祖元歙县令郑安、休宁令郑千龄、徵授翰
《历代循良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孙蕙撰。蕙字树百,号泰岩,又号笠山,淄川人,顺治辛丑进士,官至给事中。是书汇历
《使交录》·十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钱溥撰。溥字原溥,华亭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通。是书乃其
《续吴先贤赞》·十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刘凤撰。凤字子威,长洲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凤所撰述,刻意奥
《益智录》·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起周迄明,凡圣贤名人言行可录者,铨次为二十卷。而载明人事居三之一
《熙朝名臣实录》·二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焦竑撰。此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前有《自序》,谓明代诸帝有《实录》,而
《吴中故实记》·一卷、《续记》·一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杨循吉撰。检勘其文,即循吉《吴中往哲记》、黄
《保越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明师攻绍兴事。是时明将为胡大海,御之者张士诚将吕珍也
《定变录》·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许徽编。凡六种,皆副都御史铜梁张佳允事迹也。《滑县擒盗记》一卷,黎阳卢柟撰。《靖皖
《殿阁词林记》·二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廖道南撰。道南有《楚纪》,已著录。道南自正德辛巳改庶吉士,由编修历官
《明儒林录》·十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恒撰。恒字北山,松江人,朱彝尊之中表也。而彝尊志在稽古,恒则志在讲学,所见颇
《范文正遗迹》·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辑范仲淹生平游历。自其出於吴中,长於山东,以及洛阳、陕西、睦池、饶润
《杜工部年谱》·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赵子栎撰。子栎字梦授,太祖六世孙,元祐六年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事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