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乡录》·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元吴师道撰。师道有《战国策校注》,已著录。是编以宋婺守洪遵《东阳志》所记人物尚有遗漏,因蒐录旧闻,以补其阙。始自梁朝,迄於宋末。每人先次其行略,而附录其所著诗文。亦有止著其目者,或已散佚,或从删汰也。明正德间,金华守赵鹤有《金华文统》十三卷,盖以是《录》为蓝本。然鹤所编次,往往重复舛漏。如此《录》载潘良贵《矫斋记》、《静胜斋记》、《答雷公达书》、《君子有三戒说》四篇,而《文统》止载《矫斋记》及《雷公达书》二篇,删汰漫无义例,殊不及师道本书。又如宋方符所编《宗忠简遗集》,师道谓不及见,故集中封事诸篇,此《录》不载。然此《录》有《赠鸡山陈七四秀才》五言一首,方符所编转未之及。则零篇散什,藉以存者不少矣。至所编辑宋人小传,犹在《宋史》未成以前,故记载多有异同。若谓梅执礼密与诸将谋夺万胜门,夜入金营,劫二帝归。范琼以为无益,独吴革与赵子方结军民得众数万。王时雍、徐秉哲闻之惧,使琼泄谋於金师。《宋史》及《东都事略》本传俱不载,仅略见《三朝北盟会编》中,惟此书言之颇悉。又若《宋史》载嘉定十四年三月丁亥金师破黄州,知州事何大节弃城遁死。己亥金师陷蕲州,知州事李诚之死之。是《录》载李诚之死事与《宋史》合,而於何大节之遁则引刘克庄《答傅谏议伯成书》,辨大节初护齐安官吏士民过武昌,复自还齐安固守。半月,城破,金师拥入,大节死於赤壁矶下,则大节实未尝遁。此事与《史》颇异,亦可以资考证。元好问《中州集》以诗存史,为世所重。师道此书,殆与相埒。以其因人物以存文章,非因文章以存人物。与好问体例略殊,故隶之於《传记类》焉。
《奕世增光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道行编。道行字明南,阳曲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左布政使,是为续五子之一,《明史
《桐彝》·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学渐撰。学渐字达卿,号本菴,桐城人。以子大镇贵,赠大理寺少卿。是编取其乡忠孝义烈之行
《吕忠穆公遗事》·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之,亦不云谁作。所记吕颐浩言行,每条必曰公於某事云
《元儒考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冯从吾撰。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又改御史。以上疏言事廷杖,历
《己酉避乱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胡舜申撰。建炎己酉,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舜申之兄舜陟时为参谋,举家避难,舜
《粤游日记》·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钺撰。钺号任庵,诸城人,顺治己亥进士,官广东西宁县知县。是编为其《世德堂遗书》
《衡门晤语》·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潘京南撰。京南自号寿栎生,新都人。是编摘录古今隐逸闲适之事,分前、后、续、别四集。
《吴兴名贤续录》·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道隆撰。道隆字客山,乌程人。其书分《道学》、《儒行》、《文艺》、《勋业》、《
《盗柄东林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分初、盛、中、晚四门。详列其姓名官爵,而各注其罪状、词极丑诋。杨涟、
《韩忠献遗事》·一卷(内府藏本)宋强至撰。至字几圣,钱塘人。诸书不详其始末。此书结衔称群牧判官、尚书职方员外郎。以其《祠
《道南源委》·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是编本明朱衡《道南源委录》旧本,重加考订。首卷自杨时至江杞三十六人。次
《续列女传》·九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邵正魁撰。正魁字长孺,休宁人。是书以续刘向《列女传》,仍其体例,分别七门。唯其中
《怀忠录》·(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应旂撰。应旂,莆田人,嘉靖中贡生。是编前七卷皆应旂咏靖难诸人诗赋骚词。
《万柳溪边旧话》·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尤玘撰。玘字君玉,号知非子。自称尤袤之后,不知其世次。旧本题为宋人。今此书《
《朱子年谱》·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朱世润编。世润,朱子十八世孙,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朱子年谱》旧本,明戴铣增
《董子故里志》·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廷宝撰。廷宝字国用,号浍溪,曲沃人,嘉靖中官景州知州。考《汉书》称董仲舒广川人
《榕阴新检》·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撰。初字惟起,更字兴公,闽县人。聚书数万卷,并手自丹黄。以博洽名一时,竟终於布衣
《丰清敏遗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李朴撰。朴字先之,兴国人,绍圣中进士,官至国子祭酒,事迹具《宋史》本传。
《两宫鼎建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贺仲轼撰。仲轼字敬养,获嘉人,万历庚戌进士。初,万历二十四年建乾清、坤宁两宫,
《周氏遗芳集》·五卷(编修朱筠家藏本)明周沈珂及其子之翰编。先是,周子十七世孙与爵辑其先世著述事迹,自周子四世孙兴裔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