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理学渊源考》·九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清馥撰。清馥字根侯,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之孙,以光地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是编本曰《闽中师友渊源考》,故《序文》、《凡例》尚称旧名。此本题《理学渊源考》,盖后来所改。《序》作於草创之时,成编以后,复有增入也。宋儒讲学,盛於二程,其门人游、杨、吕、谢号为高足。而杨时一派,由罗从彦、李侗而及朱子,辗转授受,多在闽中。故清馥所述,断自杨时。而分别支流,下迄明末。凡某派传几人,某人又分为某派,四五百年之中,寻端竟委,若昭穆谱牒,秩然有序。其中家学相承,以及友而不师者,亦皆并列,以明其学所自来。其例每人各为小传,传末各注所据之书,并以语录文集有关论学之语摘录於后,考据颇为详核。其例於败名隳节、贻玷门墙者,则削除不载。间有纯驳互见者,则弃短录长。如《廖刚传》中删其初附和议一事。《胡寅传》中但叙不持生母服,为右正言章厦所劾,而不详载其由。是则门户之见犹未尽融,白璧微瑕,分别观之可也。
──右“传记类”总录之属,三十六部、八百八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合众人之事为一书,亦传类也。其源出《史记》之《儒林》、《游侠》、《循吏》、《货殖》、《刺客》诸传。其别自为一书,则成於刘向之《列女传》。《册府元龟》有《总录》之目,今取以名之。)
《道南源委》·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是编本明朱衡《道南源委录》旧本,重加考订。首卷自杨时至江杞三十六人。次
《南宋名臣言行录》·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直撰。此书续朱子《名臣言行录》而作。前有弘治癸亥《自序》,云取《
《畜德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沂撰。沂有《维桢录》,已著录。此书皆纪宣德、正统间名臣言行,人各一二条。末
《浙学宗传》·(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鳞长撰。鳞长字孟龙,号乾所,晋江人,万历己未进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是编乃其
《张邦昌事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王称撰。核其文,即《东都事略·僣伪传》也。摘其一卷,别立名目,又改“王偁
《万柳溪边旧话》·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尤玘撰。玘字君玉,号知非子。自称尤袤之后,不知其世次。旧本题为宋人。今此书《
《直道编》·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怡编。怡,吴县人,仕履未详。其祖祚,字永锡,永乐辛卯进士,授河南布政司参议,坐事落
《逊志斋外纪》·二卷、《续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姚履旋撰。履旋,上元人。是编采诸书所纪方孝孺殉难后事及文移案牍之
《雍略》·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念先撰。念先,慈谿人。其八世祖敬宗,字光世,永乐甲申进士,宣德间由司业升祭酒,官南雍
《敬乡录》·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吴师道撰。师道有《战国策校注》,已著录。是编以宋婺守洪遵《东阳志》所记人物尚有遗
《吴中人物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撰。字景春,长洲人。是编成於隆庆庚午。所辑吴中人物,上自成周,迄於明代。分《
《考亭朱氏文献全谱》·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钟文撰。钟文字吾沧,朱子十二世孙,官大足县知县。新安朱氏,支派非一。其
《綦崇礼年谱》·一卷(永乐大典本)宋綦焕撰。焕,崇礼孙也,仕至通直郎,知饶州德兴县,主管劝农事。是《谱》详叙历官,而系以
《孔门弟子传略》·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夏洪基撰。其书合《家语》、《史记》所载孔门弟子,得八十人。卷首《凡例》称,《家
《刘豫事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曹溶撰。溶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是书本杨克弼《伪豫传》,又杂采他书附益之
《东方类语》·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维陛撰。维陛,海盐人。是书皆类聚汉东方朔事迹。自《列传》、《别传》、《外传》以
《太学典祀汇考》·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张璇撰。璇字玉衡,宛平人,官国子监典簿。是书自孔子而下,四配十哲以及先贤先
《廉吏传》·(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黄汝亨撰。汝亨有《古奏议》,已著录。是书以宋费枢所作《廉吏传》自春秋迄五季止百十
《高士传》·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晋皇甫谧撰。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尝举孝廉,不行。事迹具
《又尚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何属乾撰。属乾字不息,江西广昌人,由副榜贡生官永新县训导。是书纂辑永新名宦、乡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