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点将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绍徽撰。绍徽,陕西咸宁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事迹具《明史·阉党传》。其书以《水浒传》晁盖、宋江等一百八人天罡、地煞之名,分配当时缙绅。今本阙所配孔明、樊瑞、宋万三人,盖后人传写佚之。卷末有《跋》,称甲子乙丑於毗陵见此《录》,传为邹之麟作。所列尚有沈应奎、缪希雍二人,与此本不同。盖其时门户蔓延,各以恩怨为增损,不足为怪。又称许其孝、陈保泰、杨茂春、郭巩四人后列逆案,不知何以厕名。或作此书时,四人尚未附忠贤耶。阎若璩《潜邱札记》亦有《与王宏撰书》曰:“顷闻《点将录》果出贵乡王绍徽手否,先生以此书实出阮大铖。王偶失阉欢,谋所以解之术於阮。阮授以此书,而王上之,而世遂以名之。细思之,殊不然。儿时读《点将录》,记没遮拦穆弘乃大铖,岂有自作此《录》而窜入己姓名者”云云。则当时已传闻异词。然崇祯钦定逆案,以此《录》属之绍徽。於时公论方明,谅非诬蔑。《明史》本传亦以此书属绍徽。然则辗转传写,虽或有窜改。其造谋之人,要终不能以浮词他说解也。
《圣学知统录》·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是《录》凡载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
《吕忠穆公遗事》·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之,亦不云谁作。所记吕颐浩言行,每条必曰公於某事云
《吴疏山集》·十七卷(江南巡抚采进本)明吴悌撰。悌字思诚,疏山其别号也。金谿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谥文庄,事迹
《古今宗藩懿行考》·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曰潞王编,不著其名。按《明史·诸王年表》,穆宗隆庆五年,封第四子翊镠为潞王。
《孔孟事迹图谱》·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是书前说后谱,於孔孟事实颇有考核。如云孔
《秦蜀驿程后记》·二卷(内府藏本)国朝王士祯撰。康熙丙子,士祯以户部左侍郎奉使祭告西岳、西镇、江渎,续记其往返所经,为此
《汉末英雄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魏王粲撰。粲字仲宣,高平人,仕魏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事迹具《三国志》本传。
《魏郑公谏录》·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唐王方庆撰。方庆名綝,以字行,其先自丹阳徙咸阳。武后时,官至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
《吴中往哲记》·一卷、《续吴中往哲记》·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撰。
《京口耆旧传》·九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焦竑《国史经籍志》皆载其名,亦不云谁作。考书中《
《关帝纪定本》·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戴光启、邵潜同编。光启字方廷,潜字潜夫,皆江都人。初,元至大间,胡琦曾辑关帝事迹
《吕忠穆公年谱》·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中颇载颐浩诗句,与他家年谱体例小异。
《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皆明一代后妃列传。自称初得其父所藏
《桐阴旧话》·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宋韩元吉撰。元吉字无咎,宰相维之玄孙,以任子仕,历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尝居广信溪
《道学渊源录》·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是书取从祀孔庙先贤先儒,条其事状官爵,并考其
《孝纪》·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蔡保祯撰。保祯字端卿,漳浦人。是书以孝行事实区为十六类。一曰《帝王》,二曰《圣门》,
《左忠毅年谱》·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左宰编。宰,桐城人,左光斗之曾孙也。光斗事迹具载《明史》本传。乾隆己未,宰复网
《孔子编年》·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宋胡舜陟撰。考书首有绍兴八年《舜陟序》,乃自静江罢归之日,命其子仔所
《西使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刘郁撰。郁,真定人。是书记常德西使皇弟锡里库军中,往返道途之所见。王惲尝载入《玉堂杂
《钦定蒙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乾隆四十四年奉敕撰。体例与《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同。考今蒙古诸部,其人率元之部族,其地则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