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水利书》·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单锷撰,锷字季隐,宜兴人。嘉祐四年进士,欧阳修知举时所取士也。得第以后,不就官,独留心於吴中水利。尝独乘小舟,往来於苏州、常州、湖州之间,经三十馀年。凡一沟一渎,无不周览其源流,考究其形势。因以所阅历,著为此书。元祐六年,苏轼知杭州日,尝为状进於朝。会轼为李定、舒亶所劾,逮赴御史台鞫治,其议遂寝。明永乐中,夏原吉疏吴江水门,浚宜兴百渎,正统中,周忱修筑溧、阳二坝,皆用锷说。嘉靖中,归有光作《三吴水利录》,则称治太湖不若治松江,锷欲修五堰,开夹苎干渎以绝西来之水,使不入太湖,不知扬州薮泽,天所以潴东南之水也。水为民之害,亦为民之利。今以人力遏之,就使太湖乾枯,於民岂为利哉!其说稍与锷异。盖岁月绵邈,陵谷变迁,地形今古异宜,各据所见以为论。要之旧法未可全执,亦未可全废,在随时消息之耳。《苏轼进书状》载《东坡集》五十九卷中,此书即附其后。书中有“并图以进”之语,而於其上。加贴黄云:“其图画得草略,未敢进上,乞下有司计会单锷别画。”此本删此贴黄,惟存“别画”二字,自为一行。盖此书久无专刻,志书从《东坡集》中录出,此本又从志书录出,故辗转舛漏如是也。
《赤松山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道士倪守约撰。守约,未详何许人。书前自序,称舍家辞父母,来投师资。又自署松山羽士,
《朝鲜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董越撰。越字尚矩,宁都人。成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文僖。孝宗即位,
《正德大同府志》·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张钦撰。钦字敬之,号心斋。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太学题名碑》作通州
《蜀都碎事》·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陈祥裔撰。祥裔本姓乔氏,号藕渔,顺天人。康熙中官成都府督捕通判。采蜀中故实为《碎
《闽书》·一百五十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何乔远撰。乔远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事迹附
《清江县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秦镛撰。镛,无锡人。崇祯丁丑进士,官清江县知县。清江向无志,崇祯壬午,镛始创修。凡
《汴京遗迹志》·二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李濂撰。濂有《祥符先贤传》,已著录。是书以历代都会皆有专志,独汴京无之,又宋
《师宗州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管棆撰。棆,武进人。官师宗州知州。是书成於康熙丁酉,分九《图》,五《纪略》,九《
《宁波府简要志》·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润玉撰。润玉有《四明文献录》,已著录。是编以旧志太冗,乃删除繁赘,定为是编。
《治水要议》·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孙宗彝撰。宗彝有《易宗集注》,已著录。此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其议治河之法,
《北河续记》·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阎廷谟撰。廷谟,孟津人。顺治丙戌进士,以工部主事督理河工。是编因谢在杭旧志而修
《崇祯砀山县志》·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刘芳撰。芳字百子,石屏人。官砀山县知县。先是,万历戊午,知县陈秉良属邑人王文焕
《安南纪游》·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潘鼎珪撰。鼎珪字子登,晋江人。是编成於康熙二十七年,乃鼎珪游广东时偶附海舶,遇
《姑苏志》·六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鏊撰。鏊有《史馀》,已著录。苏州自宋范成大、明卢熊二《志》后,纂辑久阙。弘治中吴
《北户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唐段公路撰。《学海类编》作公璐,盖字之讹。《新唐书·艺文志》称为宰相文昌之孙,则当为临
《朝鲜国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存惟《京都》、《风俗》、《山川》、《古都》、《古迹》五门。中
《南夷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洪撰。洪字宗海,常熟人。洪熙初召入翰林,官修撰。是编乃永乐四年缅甸宣慰使那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周应合撰。应合,武宁人,自号溪园先生。淳祐间举进士,官至实录院修撰,以疏劾贾似
《吴地记》·一卷、附《后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陆广微撰。《宋史·艺文志》作一卷,与今本合。书中称周敬王六年
《河防刍议》·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崔维雅撰。维雅,新安人。顺治丙戌举人,初任仪封县知县,升淮安府同知,调开封府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