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志图》·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李好文撰。好文字惟中,东明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给翰林学士承旨一品禄终其身。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结衔称陕西行台御史。考本传称好文至正元年除国子祭酒,改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寻迁河东道廉访使,又称至正四年仍除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六年始除侍讲学士。此书盖再任陕西时作也。自序称图旧有碑刻,元丰三年吕大防为之跋,谓之《长安故图》。盖即陈振孙所称《长安图记》,大防知永兴军时所订者。好文因其旧本,芟除讹驳,更为补订。又以汉之三辅及元奉元所属者附入。凡汉、唐宫阙陵寝及渠泾沿革制度皆在焉。总为图二十有二,其中渠泾图说,详备明晰,尤有裨於民事。非但考古迹,资博闻也。本传载所著有《端本堂经训要义》十一卷,《历代帝王故事》一百六篇,又有《大宝录》、《大宝龟鉴》二书,而不及此《图》。《元史》疏漏此亦一端矣。此本乃明西安府知府李经所鋟,列於宋敏求《长安志》之首,合为一编。然好文是书,本不因敏求而作。强合为一,世次紊越。既乖编录之体,且图与志两不相应,尤失古人著书之意。今仍分为二书,各著於录。《千顷堂书目》载此编作《长安图记》,於本书为合。此本题曰《长安志图》,疑李经与《长安志》合刊,改题此名。然今未见好文原刻,而《千顷堂书目》传写多讹,不尽可据。故今仍以《长安志图》著录,而附载其异同於此,备考核焉。
《益部谈资》·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何宇度撰。宇度里贯未详,万历中官夔州府通判。是书所纪,皆四川山川物产及古今轶事。分
《异域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篇首胡惟庸序曰:“《臝虫录》者,予自吴元年丁未,出镇江陵,有处士
《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所录皆历代建都之制,上起伏羲,下讫於元,仿《雍录》、《长安志》
《闽部疏》·(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书记闽中诸郡风土、岁时及山川、鸟兽、草木之
《锡山景物略》·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王永积撰。永积字崇岩,自号蠡湖野史,无锡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九年奉敕撰。因朱彝尊《日下旧闻》原本,删繁补阙,援古证今,一一详为考核,定为此本。
《三郡图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编乃其官分守九江道时所作。三郡者,一饶州,二
《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通行本)国朝傅泽洪撰。泽洪字穉君,镶红旗汉军。官至分巡淮扬道、按察司副使。是书成於雍正乙巳。
《毗陵志》·四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亻与撰。亻与字廷贵,武进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肃。是编体例颇详
《延祐四明志》·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袁桷撰。桷字伯长,庆元人,宋知枢密院事韶之曾孙,少为丽泽书院山长,以荐改翰林国
《天童寺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杨明撰。明不知何许人。天童寺在鄞县东六十里。晋永康间,义兴禅师居此山,有童子来供薪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齐召南撰。召南字次风,台州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
《庐山通志》·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释定暠撰。因明嘉靖间桑乔《庐山纪事》而稍增损之,无大发明考证。
《南漳子》·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之騄撰。之騄所辑《尚书大传》,已著录。之騄居於河渚,近南漳湖,因以自号。是书所纪
《天目山志》·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徐嘉泰撰。嘉泰字道亨,循州人。官於潜县知县。是书乃万历甲寅嘉泰因旧志重修。浙江有
《赤雅》·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邝露撰。露字湛若,南海人。钮琇《觚賸》载其为诸生应岁试时,题为“文行忠信”,乃四比立格
《台湾纪略》·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林谦光撰。谦光字芝楣,长乐人。是编乃康熙二十三年平定郑克塽以后所作。分十三篇,
《诸蕃志》·二卷(永乐大典本)宋赵汝适撰。汝适始末无考,惟据《宋史·宗室世系表》,知其为岐王仲忽之玄孙,安康郡王士说之曾
《顺天府志》·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谢杰撰,沈应文续成之。杰有《使琉球录》,已著录。应文字徵甫,馀姚人。隆庆戊辰进士,
《岭表录异》·三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唐刘恂撰。宋僧赞宁《筍谱》,称恂於唐昭宗朝出为广州司马。官满,上京扰攘,遂居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