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志图》·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李好文撰。好文字惟中,东明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给翰林学士承旨一品禄终其身。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结衔称陕西行台御史。考本传称好文至正元年除国子祭酒,改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寻迁河东道廉访使,又称至正四年仍除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六年始除侍讲学士。此书盖再任陕西时作也。自序称图旧有碑刻,元丰三年吕大防为之跋,谓之《长安故图》。盖即陈振孙所称《长安图记》,大防知永兴军时所订者。好文因其旧本,芟除讹驳,更为补订。又以汉之三辅及元奉元所属者附入。凡汉、唐宫阙陵寝及渠泾沿革制度皆在焉。总为图二十有二,其中渠泾图说,详备明晰,尤有裨於民事。非但考古迹,资博闻也。本传载所著有《端本堂经训要义》十一卷,《历代帝王故事》一百六篇,又有《大宝录》、《大宝龟鉴》二书,而不及此《图》。《元史》疏漏此亦一端矣。此本乃明西安府知府李经所鋟,列於宋敏求《长安志》之首,合为一编。然好文是书,本不因敏求而作。强合为一,世次紊越。既乖编录之体,且图与志两不相应,尤失古人著书之意。今仍分为二书,各著於录。《千顷堂书目》载此编作《长安图记》,於本书为合。此本题曰《长安志图》,疑李经与《长安志》合刊,改题此名。然今未见好文原刻,而《千顷堂书目》传写多讹,不尽可据。故今仍以《长安志图》著录,而附载其异同於此,备考核焉。
《萧山水利书初集》·二卷、《续集》·一卷、《三集》·三卷、《附集》·一卷(浙江江启淑家藏本)《初集》,明富玹编,国朝来鸿
《万历容城县志》·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蒋如苹撰。如苹字宾王,益都人。由贡生官容城县知县。初,隆庆间邑令李蓁春创为县志
《岭南杂记》·二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吴震方撰。震方有《读书正音》,已著录。是编记其客游广东时所见。上卷多记山川风土
《续朝邑县志》·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王学谟撰。学谟字子扬,朝邑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大同左卫兵备道。初,正德己卯,韩
《京口三山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莱撰。莱字廷心,丹徒人。弘治间举人。北固、金、焦三山,皆古来胜境,而未有裒辑遗
《皇都水利》·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袁黄撰。黄号了凡,嘉善人。万历丙辰进士,官兵部主事。是编历考北直隶河渠,意在兴修水
《宋东京考》·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周城撰。城号石匏,嘉兴人。是书前有雍正辛亥王珻序,称城“客大梁三载,随境讨蒐,
《太岳太和山纪略》·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概撰。概字成木,诸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两广盐运使。是编乃概官分守安襄
《闽部疏》·(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书记闽中诸郡风土、岁时及山川、鸟兽、草木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二十卷乾隆四十三年奉敕撰。洪惟我国家朱果发祥,肇基东土。白山、黑水,实古肃慎氏之旧封。典籍遗文,班班
《西樵志》·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马符录撰。符录字受之,南海人。官陆丰县训导。西樵山属南海县,在广州府城西南一百二
《溪蛮丛笑》·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书)宋朱辅撰。辅字季公,桐乡人。不详其仕履,惟《虎邱志》载所作《咏虎邱》诗一首,知为南
《郑开阳杂著》·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若曾撰。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人。嘉靖初贡生。是书旧分《筹海图编》、《江南
《邓尉圣恩寺志》·十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周永年撰。永年字安期,吴江人。邓尉故有《沈津志》,兹编乃踵而增之。凡梵宇、
《金华府志》·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列成化庚子商辂序,称为知府周宗智撰。而志中乃载及隆、万时事,岂后来
《云南通志》·三十卷(通行本)国朝大学士鄂尔泰等监修。云南在汉本属益州,后为南诏所据,至元代始入版籍。其有地志则始见於唐
《商略》·(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任庆云撰。庆云,商州人。正德癸酉举人,官至陕州知州。其书首州志,次镇安、洛
《河治通考》·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吴山撰。山,高安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端。是书大旨谓河虽经数省,而
《北户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唐段公路撰。《学海类编》作公璐,盖字之讹。《新唐书·艺文志》称为宰相文昌之孙,则当为临
《水经注》·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后魏郦道元撰。道元字善长,范阳人。官至御史中尉,事迹具《魏书·酷吏传》。自晋以来,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