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志图》·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李好文撰。好文字惟中,东明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给翰林学士承旨一品禄终其身。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结衔称陕西行台御史。考本传称好文至正元年除国子祭酒,改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寻迁河东道廉访使,又称至正四年仍除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六年始除侍讲学士。此书盖再任陕西时作也。自序称图旧有碑刻,元丰三年吕大防为之跋,谓之《长安故图》。盖即陈振孙所称《长安图记》,大防知永兴军时所订者。好文因其旧本,芟除讹驳,更为补订。又以汉之三辅及元奉元所属者附入。凡汉、唐宫阙陵寝及渠泾沿革制度皆在焉。总为图二十有二,其中渠泾图说,详备明晰,尤有裨於民事。非但考古迹,资博闻也。本传载所著有《端本堂经训要义》十一卷,《历代帝王故事》一百六篇,又有《大宝录》、《大宝龟鉴》二书,而不及此《图》。《元史》疏漏此亦一端矣。此本乃明西安府知府李经所鋟,列於宋敏求《长安志》之首,合为一编。然好文是书,本不因敏求而作。强合为一,世次紊越。既乖编录之体,且图与志两不相应,尤失古人著书之意。今仍分为二书,各著於录。《千顷堂书目》载此编作《长安图记》,於本书为合。此本题曰《长安志图》,疑李经与《长安志》合刊,改题此名。然今未见好文原刻,而《千顷堂书目》传写多讹,不尽可据。故今仍以《长安志图》著录,而附载其异同於此,备考核焉。
《随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颜木撰。木字维乔,应山人。正德丁丑进士,官亳州知州。《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廷陈传》末
《目营小辑》·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陆化熙撰。化熙有《诗通》,已著录。是书以十三省布政司为纲,系以所属府州县卫所。凡
《清江县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秦镛撰。镛,无锡人。崇祯丁丑进士,官清江县知县。清江向无志,崇祯壬午,镛始创修。凡
《增补武林旧事》·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廷焕撰。廷焕字中白,单县人。崇祯甲戌进士,官工部主事。初,宋末周密尝录南渡后
《湖南通志》·一百七十四卷(通行本)国朝大学士陈宏谋等监修。湖南省治即唐之武安军,原与荆鄂兼立节镇。宋代亦分荆湖南北两路
《颜山杂记》·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廷铨撰。廷铨字伯度,又字枚先,号沚亭,益都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入国朝,以荐授
《南岳小录》·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唐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遍阅古碑及
《剡录》·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字续古,号疏寮,馀姚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出倅徽州,迁守处州。
《万历广东通志》·七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郭棐、王学曾、袁昌祚同撰。棐,南海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布政使,加光禄寺卿
《京东考古录》·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旧本题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其文皆见炎武所撰《日知录》及《昌平山水记
《说嵩》·三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景日昣撰。日昣字东阳,登封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是书自卷一至卷八,统纪
《岳阳风土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范致明撰。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进士弟。是编乃其以宣德郎谪监岳州商税时所作
《无锡县志》·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考《千顷堂书目》有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二十八卷,与此本卷数不符,盖别一
《皇舆考》·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张天复撰。天复号内山,山阴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事迹附见《明
《职方外纪》·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西洋人艾儒略撰。其书成於天启癸亥,自序谓利氏赍进《万国图志》,庞氏奉命翻译,儒略更
《浔阳蹠醢》·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文行远撰。行远字樵菴,江西德化人。康熙中贡生。是书专志九江一郡故实。首有凡例,自
《洛阳伽蓝记》·五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后魏杨衒之撰。刘知几《史通》作羊衒之,晁公武《读书志》亦同。然《隋志》亦作杨,与
《游城南记》·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张礼撰。礼字茂中,浙江人。元祐元年与其友楚人陈微明游长安城南,访唐代都邑旧址,因
《全吴水略》·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吴韶撰。韶,华亭人,自号秦阜山人。是书成於嘉靖戊戌。首载苏、松七府为《总图
《东关图》·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闻人诠辑。诠有《南畿志》,已著录。是编乃嘉靖壬辰诠为监察御史时巡视山海等关,以荏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