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闻见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伦炯撰。伦炯字资斋,同安人。父昂,康熙二十一年从靖海侯施烺平定台湾。烺又使搜捕馀党,出入东西洋五年。叙功授职,官至广东副都统。(案副都统为满洲额缺,陈昂得是官,盖出特典。)伦炯少从其父,熟闻海道形势。及袭父荫,复由侍卫历任澎湖副将、台湾镇总兵官,移广东高雷廉、江南崇明、狼山诸镇,又为浙江宁波水师提督,皆滨海地也。故以平生闻见,著为此书。上卷记八篇,曰《天下沿海形势录》,曰《东洋记》,曰《东南洋记》,曰《南洋记》,曰《小西洋记》,曰《大西洋记》,曰《昆屯记》,曰《南澳气记》。下卷图六幅,曰《四海总图》,曰《沿海全图》,曰《台湾图》,曰《台湾后山图》,曰《澎湖图》,曰《琼州图》。凡山川之扼塞,道里之远近,沙礁岛屿之夷险,风云气候之测验,以及外蕃民风、物产,一一备书。虽卷帙无多,然积父子两世之阅历,参稽考验,言必有徵。视剿传闻而述新奇,据故籍而谈形势者,其事固区以别矣。其《南澳气记》中称万里长沙者,即《列子》所谓归墟,《庄子》所谓尾闾,《抱朴子》所谓沃焦,《宋史·琉球传》所谓落漈。但诸书皆言注之不盈,伦炯则推以潮长而此溜落,潮落而此溜长,知水自上入,仍自下出。其言确切近理,足以决千古耳食之疑。又史称舟落漈者一去不返,伦炯则谓乘潮长之时求出,则外高内下,反不得出。如潮落乘南风棹船,尚可出。雍正丙午,有闽船落漈者,果如其说得还。此语亦前人所未发。惟所记七洲洋带箭鸟,谓由郑和呼鸟插箭为记,以导海舶。又记暹罗鬼与郑和斗法,夜建寺塔,今尚在焉。则蕃俗信鬼,有此附会之谈。伦炯不为辨正,是亦少疏。然是书主於记海道,不主於考故实,彼国既有此说,据而录之,固亦无害宏旨尔。
──右“地理类”外纪之属,十七部、九十八卷,皆文渊阁著录。
《东西洋考》·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燮撰。燮字绍和,龙溪人。万历甲午举人。考《明史·黄道周传》,载其《三罪四耻七不
《万历嘉定县志》·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韩浚撰。浚字邃之,淄川人。官嘉定县知县。元至元中秦辅之始创县志。明自洪熙至嘉
《山左笔谈》·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明黄淳耀撰。淳耀字蕴生,号陶菴,嘉定人。崇祯癸未进士。南都破后,殉节死。事迹
《洞霄图志》·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宋邓牧撰。牧字牧心,钱塘人。宋亡后,隐居屏迹,惟与谢翱友善。翱临终时,牧适出游,翱
《寰宇通衢》·一卷(内府藏本)明洪武中官撰。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曰:“《寰宇通衢》一卷,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书成。先是,太
《北地纪》·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来撰。来字君复,天津卫人。嘉靖辛丑进士,官庆阳府知府。庆阳为汉北地郡,故以名书。不
《林屋民风》·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王维德撰。维德字洪绪,吴县人。是书成於康熙癸巳。因蔡昇《太湖志》、王鏊《震泽
《山东考古录》·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旧本题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然《说铃》载炎武书四种,其三皆杂剽《日知
《通惠河志》·二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吴仲撰。仲字亚甫,武进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处州府知府。通惠河即元
《嘉靖江都县志》·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葛洞撰。洞字近园,江都人。初,江都以附郭无专志,嘉靖壬戌,知县赵讷属洞因府志而
《庐山记》·三卷、附《庐山纪略》·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陈舜俞撰。舜俞字令举,乌程人。所居曰白牛村,因自号“白牛居
《会稽三赋》·三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宋王十朋撰。十朋字龟龄,乐清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官至龙图阁学士,谥文忠。
《赤松山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道士倪守约撰。守约,未详何许人。书前自序,称舍家辞父母,来投师资。又自署松山羽士,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徐兢撰。兢字明叔,号自信居士。是书末附其行状,称瓯宁人,《文献通考》则作
《海道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惟书中“扬子江”一条,自称其名曰璚,其姓则不可考。前有明嘉靖中应
《历代山陵考》·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王在晋撰。在晋字明初,太仓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王洽传
《彰德府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是书成於嘉靖壬午,自序谓本宋《相台志》、元《相台
《海防图论》·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若曾撰。若曾有《郑开阳杂著》,已著录。是图乃若曾与唐顺之所共定,凡十二幅
《畿辅通志》·一百二十卷(通行本)国朝兵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等监修。自元以来,如《析津志》诸书,所纪只及於京师。至明代以
《问水集》·五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刘天和撰。天和有《仲志》,已著录。嘉靖初,黄河南徙,天和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乃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