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忠告》·四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元张养浩撰。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天历中,拜陕西行台中丞。卒谥文忠。事迹具《元史》本传。养浩为县令时,著《牧民忠告》二卷,凡十纲,七十二子目。为御史时,著《风宪忠告》一卷,凡十篇。入中书时,著《庙堂忠告》一卷,亦十篇。其言皆切实近理,而不涉於迂阔。盖养浩留心实政,举所阅历者著之。非讲学家务为高论,可坐言而不可起行者也。明张纶《林泉随笔》曰:“张文忠公《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观其在守令则有守令之式,居台宪则有台宪之箴,为宰相则有宰相之谟。醇深明粹,真有德者之言也。考其为人,能竭忠徇国,正大光明,无一行不践其言”云云,其推挹可谓至矣。三书非一时所著,本各自为编。明洪武二十二年,广西按察司佥事扬州黄士宏合为一卷刻之,总提曰《为政忠告》,陈琏为序。(案,此本序文中称《为政忠告》,而其标题亦称《三事忠告序》,盖重刻所追改。)宣德六年,河南府知府李骥重刻,改名《三事忠告》。考《书》称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诗》称三事大夫皆在王左右之尊阶。施於《庙堂忠告》,犹为近之。御史县尹,不在是列。如曰以三职所治为三事,则自我作古,转不及“为政”之名为该括一切矣。盖明人书帕之本,好立新名,而不计其合於古义否也。相沿已数百年,不可复正。今姑以通行之名著录,而附订其乖舛如右。
《南京都察院志》·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施沛撰。沛始末未详。其修此书时则为南京国子监生。时董其事者为操江副都御史徐必
《符司纪》·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刘日升撰。日升,庐陵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应天府尹。是编乃其官尚宝司卿时所辑,
《留都武学志》·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伯徵撰。伯徵字孺台,海宁人。万历己未进士,官至扬州府知府。明之武学,建於正统壬
《词林典故》·一卷、附《翰苑须知》·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位撰。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此乃其官翰林学士时所辑词馆通
《南台旧闻》·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叔璥撰。叔璥有《南征记程》,已著录。是书详述御史典故,凡十三门。每事各注所出
《仕学全书》·三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鲁论撰。论有《四书通议》,已著录。是书初名《闻见录》,以明代官制法令,仿《周礼
《馆阁漫录》·(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据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是书十卷,题张元忭撰。二人相去不远
《唐六典》·三十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唐玄宗明皇帝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其书以三师、三公、三省、九寺、五监、十二卫列其职司
《官爵志》·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徐石麒撰。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忤魏忠贤削籍。崇祯中官至吏
《州县提纲》·四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杨士奇《文渊阁书目》题陈古灵撰。古灵者,宋陈襄别号也。襄字述古,侯官人。庆
《职官志》·一卷、附《后纪、妃嫔传、外戚传》·三篇(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纪惟部院寺监诸司职掌,不及武臣
《南京太常寺志》·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汪宗元撰。宗元号春谷,崇阳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是书乃宗
《玉堂杂记》·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周必大撰。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中宏词科,权中书舍人。
《文武金镜律例指南》·十六卷(内府藏本)国朝凌铭麟撰。铭麟字天石,杭州人。是书成於康熙辛酉。自文武仪注品级,以及莅任居官
《御制人臣儆心录》·一卷顺治十二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凡八篇:一曰《植党》,二曰《好名》,三曰《营私》,四曰《徇利》,五曰《
《虔台续志》·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灿撰。灿里贯未详,官赣州府教谕。此书乃嘉靖中巡抚南赣等处右副都御史谈恺属
《为政第一编》·八卷(内府藏本)国朝孙鋐撰。鋐字可菴,钱塘人。其书所载皆州县职事。分《时宜》、《刑名》、《钱穀》、《文治
《旧京词林志》·六卷(内府藏本)明周应宾撰。应宾有《九经考异》,已著录。应宾尝以左谕德少詹事两掌南京翰林院事,故著此书,
《词林典故》·八卷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圣驾临幸,赐宴赋诗。因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辑是书。乾隆十二年告成奏进,
《明官制》·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品秩,暨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