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汉陆贾撰。案:《汉书》贾本传称著《新语》十二篇。《汉书·艺文志》儒家陆贾二十七篇,盖兼他所论述计之。《隋志》则作《新语》二卷。此本卷数与《隋志》合,篇数与本传合,似为旧本。然《汉书·司马迁传》称迁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楚汉春秋》,张守节《正义》犹引之,今佚不可考。《战国策》取九十三事皆与今本合。惟是书之文悉不见於《史记》。王充《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已所以受命则顺,顺谓之道。今本亦无其文。又《穀梁传》至汉武帝时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穀梁传》曰,时代尤相牴牾。其殆后人依托,非贾原本欤?考马总《意林》所载,皆与今本相符。李善《文选注》於司马彪赠山涛诗引《新语》曰:楩梓仆则为世用。於王粲从军诗引《新语》曰:圣人承天威,承天功,与之争功,岂不难哉!於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引《新语》曰:高台百亻刃。於古诗第一首引《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於张载杂诗第七首引《新语》曰: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垂名於万世也。以今本核校,虽文句有详略异同,而大致亦悉相应,似其伪犹在唐前。惟《玉海》称陆贾《新语》今存於世者,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资贤、至德、怀虑才七篇。此本十有二篇,乃反多於宋本,为不可解。或后人因不完之本补缀五篇,以合本传旧目也。今但据其书论之,则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於修身用人。其称引《老子》者,惟思务篇引上德不德一语,馀皆以孔氏为宗。所援据多《春秋》、《论语》之文。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也。流传既久,其真其赝,存而不论可矣。所载卫公子鱄奔晋一条,与三传皆不合,莫详所本。中多阙文,亦无可校补。所称文公种米、曾子驾羊诸事,刘昼《新论》、马总《意林》皆全句引之,知无讹误,然皆不知其何说。又据犁嗝报之语,训诂亦不可通。古书佚亡,今不尽见,阙所不知可也。
《西畴日抄》·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顾枢撰。枢字庸菴,无锡人。天启中举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之门人也。此书主程、朱而辟
《万世玉衡录》·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蒋伊撰。伊字谓公,常熟人。康熙癸丑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陕西道监察御史,官至河
《太极集注》·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孙子昶撰。子昶号主一,闻喜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垣曲县知县。是书取朱子之解分配周
《荷薪义》·八卷(内府藏本)明方大镇撰。大镇字君静,桐城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始大镇父学渐,讲学桐川。大镇追
《太极解拾遗》·一卷,《通书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西铭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
《性理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中撰。中字成中,鄱阳人。是书分无极、天道、性命诸类。语多陈因,无足采录。
《性理纂要》·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书前四卷为性理纂要附训,五卷至八卷为性理
《大学衍义通略》·三十一卷(内府藏本)明王诤编。诤号竹岩,永嘉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其书取杨廉《大
《王学质疑》·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烈撰。烈有《读易日抄》,已著录。是书攻击姚江之学,凡分五篇,一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邱濬撰。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濬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止於格致诚正
《棉阳学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雍正戊申鼎元以普宁县知县署理潮阳。因经理其
《中庸衍义》·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夏良胜撰。良胜字于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
《理学疑问》·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童能灵撰。首卷言心,二卷言性,三卷言仁,四卷言情。其论心曰:气之精爽为神明,神明
《藤阴札记》·(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之语,共一百馀条。大
《白鹿洞规条目》·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澍撰。澍有《禹贡谱》,已著录。是编取朱子《白鹿洞规》为纲,而分类条析,证
《戒子通录》·八卷(永乐大典本)宋刘清之撰。清之字子澄,号静春,临江人。绍兴二年进士。光宗时知袁州。《宋史》本传称其生平
《小学纂注》·六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高愈撰。愈有《高注周礼》,已著录。是书因天台陈选旧注略删订之,后附总论及朱子年
《困辨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聂豹撰。豹字文蔚,永丰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贞襄。事迹具《明史》本传。豹
《遵道录》·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湛若水撰。所辑皆明道程子之说。其曰遵道者。自序为遵明道也。若水从陈献章游,生平所至,
《儒宗理要》·二十九卷(内府藏本)国朝张能鳞编。能鳞有《诗经传说取裁》,已著录。是书取宋五子著述,分类编录,周子二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