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学》·八卷(内府藏本)
宋范祖禹撰。祖禹有《唐鉴》,已著录。是书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典学事迹。由伏羲迄宋神宗,每条后间附论断。自上古至汉、唐二卷,自宋太祖至神宗六卷。於宋诸帝叙述独详,盖亦本法祖之意以为启迪也。祖禹初侍哲宗经幄,因夏暑罢讲,即上书论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而力陈宜以进学为急。又历举人主正心修身之要,言甚切至。史称其在迩英时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又称其长於劝讲,平生论谏数十万言,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蕴,虽贾谊、陆贽不是过。今观此书,言简义明,敷陈剀切,实不愧史臣所言。虽哲宗惑於党论,不能尽用祖禹之说,终致更张初政,国是混淆。而祖禹忠爱之忱,惓惓以防微杜渐为念,观於是书,千载犹将见之矣。
《冷语》·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刘源渌撰。其门人马恒谦编。其书仿语类之体,大旨本朱子之说而衍之。其三卷中一条诋
《太极图说论》·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王嗣槐撰。嗣槐字仲昭,钱塘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老不与试,授内阁中书舍
《李见罗书》·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复阳编。皆其师李材讲学之书。材字孟诚,丰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
《女学》·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编。鼎元以周礼天官有九嫔掌妇学之法,谓妇人不可不学。然自班氏《女诫》以外,若刘
《荷薪义》·八卷(内府藏本)明方大镇撰。大镇字君静,桐城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始大镇父学渐,讲学桐川。大镇追
《法言集注》·十卷(通行本)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雄有《方言》,光有《易说》,皆已著录。考《汉书·艺文志》,儒家扬雄所
《陆子学谱》·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绂撰。是编发明陆九渊之学。首列八目,曰辨志,曰求放心,曰讲明,曰践履,曰定宗
《续小学》·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叶鉁编。鉁号潜夫,嘉善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朱子《小学》一书所采至宋淳熙而止,因
《西田语略》·二十三卷、《续集》·二十九卷(内府藏本)明樊深撰。深有《河间府志》,已著录。此书皆杂抄先儒语类,以多为贵,
《张子抄释》·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是编摘录张子之书。以《西铭》、《东铭》为冠,次《正蒙》十九篇,次《经学理窟
《帝学》·八卷(内府藏本)宋范祖禹撰。祖禹有《唐鉴》,已著录。是书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典学事迹
《胡子衡齐》·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胡直撰。直字正甫,泰和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之学出於欧阳德及罗洪先
《海樵子》·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编仅二十六则,多摹仿王通《中说》,周子《通
《准斋杂说》·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吴如愚撰。如愚字子发,钱塘人。少以父荫补承信郎,监福州连江商税。再调常熟,解职归。嘉熙
《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是编取朱子之说散见各书者,附於《近思录》各条之下。其未备者则益以诸
《下学编》·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祝洤撰。洤以蔡氏所纂《朱子近思续录》及近代《朱子近思续录》、《朱子文语纂》、《朱
《小学集解》·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蒋永修撰。永修有《孝经集解》,已著录。是编即其提督湖广学政时与《孝经》合刊者。注
《正蒙集解》·九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是编解张子《正蒙》,粗具训释,无所发明。其乾称篇以朱子取《西铭》自为一
《学案》·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甡撰。甡字无量,金坛人。是编大旨主於救姚江末流之失。首录四书之文,列为孔子、颜子、
《学蔀通辨》·十二卷(内府藏本)明陈建撰。大旨以佛与陆、王为学之三蔀,分前编、后编、续编、终编。每编又自分上、中、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