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记》·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雷鋐撰。鋐字贯一,宁化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编乃其读书札记。大旨惟以朱子为宗,然能不争竞门户。如卷一中一条云:古人心最平,如孟子谓夷惠隘与不恭,君子不由,而又谓其为百世之师是也。后世如陆子静、王阳明、陈白沙,论学术者必辨之,谓其非孔、孟、程、朱之正派也。然其砥节砺行,以之针砭卑鄙俗夫,不亦百世之师耶?其持论特平。较诸讲学之家,颇为笃实无客气。书中论《易》者几及其半,大致多本李光地,其论礼则多本方苞。一则其乡前辈,一则其受业师也。所记方苞驳苏轼一条,引曾子问及檀弓曾申之事,谓亲在不妨学丧礼。国初汪琬与阎若璩以论礼诟争,琬以是攻若璩,若璩援以驳琬者,其始末具见若璩《潜邱札记》中。苞殆偶述旧文,而鋐误以为师说,盖当鋐在时,《潜邱札记》尚未出,故未见也。惟太极一图,经先儒阐发,己无剩义,而绘图作说,累牍不休,殊为支蔓。夫人事迩,天道远,日月五星,有形可见。儒者所论,自谓精微,推步家实测验之,其不合者固多矣。况臆度诸天地之先乎?是则不免於习气耳。
──右“儒家类”一百十二部,一千六百九十四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八儒、三墨,见於《荀子》,非十二子,亦见於《荀子》,是儒术构争之始矣。至宋而门户大判,雠隙相寻,学者各尊所闻,格斗而不休者,遂越四五百载。中间递兴递灭,不知凡几,其最著者,新安、金谿两宗而已。明河东一派,沿朱之波。姚江一派,嘘陆之陷。其馀千变万化,总出入於二者之间。脉络相传,一一可案。故王圻《续文献通考》,於儒家诸书,各以学派分之,以示区别。然儒者之患,莫大於门户。后人论定,在协其平。圻仍以门户限之,是率天下而斗也,於学问何有焉。今所存录,但以时代先后为序,不问其源出某某,要求其不失孔、孟之旨而已。各尊一继祢之小宗,而置大宗於不问,是恶识学问之本原哉!)
《儒门法语》·(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彭定求编。定求有《周忠介公遗事》。已著录。是编凡录宋朱子、陆九渊,明薛瑄、吴
《周子疏解》·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明弼撰。明弼有《易象》,已著录。是书成於康熙癸巳。凡解《太极图说》一卷,解《通
《性理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中撰。中字成中,鄱阳人。是书分无极、天道、性命诸类。语多陈因,无足采录。
《三难轩质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戴金编。金字纯夫,濮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金自以力行、责己、克终
《读周子札记》·(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崔纪撰。纪有《成均课讲周易》,已著录。是书以《中庸》之旨发明《太极图说》、
《经世硕画》·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辛全撰。此书辑前代事迹议论之有关治道者,分为二门:一曰圣典采据,皆纪明太祖至英宗五
《明伦集》·三卷(永乐大典本)宋涂近正撰。近正字尊爵,筠阳人。欧阳伟跋谓其隐德弗耀,以私淑诸人为己任,谢枢跋则称致政涂公
《约言录》·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是编乃顺治甲午冬裔介在告时所笔记。内篇多讲学,外篇则兼及杂论。
《二谷读书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侯一元撰。一元字舜举,乐清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此编乃其读书杂记。
《二程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复次录之者也。自程子既殁以后,所传语录,
《枫山语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章懋撰。懋字德懋,别号闇然子,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
《宋先贤读书法》·一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采宋儒之说凡十二家,而朱子为多。其法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
《二程粹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杨时撰。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人。熙宁九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
《困勉斋私记》·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阎循观撰。循观有《尚书读记》,已著录。是编乃其札记之文。初为三书,一曰《困勉
《家山图书》·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永乐大典》题为朱子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文公家礼,且有朱子之称,则非
《程子详本》·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陈龙正编。龙正有《救荒策会》,已著录。龙正以《二程遗书》虽朱子所手编,而
《拟学小记》·六卷、《续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尤时熙撰。时熙字季美,自号西川居士,洛阳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
《闲道录》·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熊赐履撰。赐履有《学统》,已著录。是书大旨以明善为宗,以主敬为要,力辟王守仁良知之
《道一编》·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编朱、陆二家往还之书,而各为之论断,见其始异而终同。考陈建《学蔀通辨》
《慎言集训》·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敖英撰。英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是书上卷二十二目,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