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言》·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晁说之撰。说之字以道,钜野人。少慕司马光之为人。光晚号迂叟,说之因自号曰景迂。元丰五年进士,苏轼以著述科荐之。元符中以上书入邪等。靖康初,召为著作郎试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建炎初,擢徽猷阁待制。高宗恶其作书非孟子,勒令致仕。是书已编入《景迂生集》。然晁公武《读书志》已别著录,盖当时亦集外别行也。公武以是书为辨王安石学术,违僻而作。今观所论,大抵《新经义》及《字说》居多,而托始於安石之废春秋,公武所言良信。然序称作於元黓执徐,实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在崇宁二年安石配享孔子后。故其中孔、孟一条,名圣一条,祀圣一条,皆直斥其事。则实与绍述之徒辨,非但与安石辨也。又不夺一条,心迹一条,及流品以下凡数条,并兼斥安石之居心行事,亦非但为学术辨也。当绍述之说盛行,而侃侃不挠,诚不愧儒者之言。至於因安石附会周礼而诋周礼,因安石尊崇孟子而抑孟子,则有激之谈,务与相反。惟以恩怨为是非,殊不足为训。盖元祐诸人,实有负气求胜,攻讦太甚,以酿党锢之祸者。贤智之过,亦不必曲为讳也,取其大旨之正可矣。
《性理群书句解》·二十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熊节编。熊刚大注。节字端操,建阳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县事。刚大亦建阳人,
《小学稽业》·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其序谓朱子《小学》所载天道、性命,上达也;亲迎、朝觐,年及壮强者也。以及
《公是先生弟子记》·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刘敞撰。敞有《春秋传》,已著录。是编题曰弟子记者,盖托言弟子之所记,而文格古
《思辨录辑要》·三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陆世仪撰。世仪字道成,号桴亭,太仓人。《江南通志》列之儒林传中。是书乃其札
《性理谱》·五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萧企昭撰。企昭字文超,汉阳人。顺治丁酉副榜贡生。县志称其喜讲性命之学,与熊赐履友善
《政经》·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真德秀撰。采典籍中论政之言列於前,而以行政之迹列於后,题曰传以别之,末附当时近事六条,
《太极辨》·三卷(永乐大典本)元孙自强撰。自强,会稽人。仕履未详。是书大旨谓圣人之言约而明,先儒之论详而汨。又谓汉、唐以
《理学传心纂要》·八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奇逢撰,漆士昌补。奇逢有《读易大旨》,已著录。士昌,江陵人,奇逢之门人也。
《吕子节录》·四卷、《补遗》·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著录。此编亦《呻吟语》之节本
《太极图分解》·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天一阁书目》作罗鹤撰,然书中自称鹗曰,则名鹗非名鹤矣。考《
《太极绎义》·一卷、《通书绎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芬撰。芬有《周易笺》,已著录。此其所著《梓溪内集》之二种也。
《帝学》·八卷(内府藏本)宋范祖禹撰。祖禹有《唐鉴》,已著录。是书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典学事迹
《思通集》·二卷、《随意吟》·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秦望撰。望字元宫,无锡人。《思通集》皆杂论义理,自太极、阴阳、天
《燕居答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戴经撰。经,德清人,聂豹之门人也。是编皆述豹讲授之语,下卷又别题日疑总问、日见条问
《家山图书》·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永乐大典》题为朱子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文公家礼,且有朱子之称,则非
《经济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初刻於正德辛巳,有杨
《二程子抄释》·十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吕柟撰。前有自序,称初得《二程全书》於崔铣,以其中解说六经、四书之语与门弟
《知非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邓锺岳撰。锺岳字东长,号悔庐,聊城人。康熙辛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是编盖其晚
《集程朱格物法》·一卷、《集朱子读书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澍撰。陆、王之学主於静悟,故以读书为粗迹,而所谓格
《孔子家语》·十卷(内府藏本)魏王肃注。肃字子雍,东海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事迹具《三国志》本传。是书肃自序云:郑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