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宋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复次录之者也。自程子既殁以后,所传语录,有李、吕大临、谢良佐、游酢、苏昞、刘绚、刘安节、杨迪、周孚先、张绎、唐棣、鲍若雨、邹柄、畅大隐诸家,颇多散乱失次,且各随学者之意,其记录往往不同。观尹焞以朱光庭所钞伊川语质诸伊川,伊川有若不得某之心,所记者徒彼意耳之语。则程子在时,所传已颇失其真。(案:此事见朱子后序中。)故《朱子语录》谓游录语慢,上蔡语险,刘质夫语简,李端伯语宏肆,永嘉诸公语絮也。是编成於乾道四年戊子,乃因家藏旧本,复以类访求附益,略据所闻岁月先后,编第成为二十五卷。又以行状之属八篇为附录一卷。《语录》载陈淳问第九卷介甫言律一条何意,曰:伯恭以凡事皆具,惟律不说,偶有此条,遂漫载之。又郑可学问《遗书》有古言乾坤不用六子一段如何?曰:此一段却主张是自然之理,又有一段却不取。又《晦庵文集》内有答吕伯恭书曰:《遗书》节本已写出,愚意所删去者,亦须用草纸抄出,逐条略著删去之意,方见不草草处。若暗地删却,久远却惑人云云。今观书内如刘安节所录谨礼者不透,须看《庄子》一条,语涉偏矫,则注云别本所增。又畅大隐所记道岂可离而不可离一条,纯入於禅,则注云多非先生语。其去取亦深为不苟矣。考《文献通考》载《遗书》卷目,与此本同。而黄震《日抄》所载则至十七卷而止,与此互异。又震所载《遗书》卷目吕与叔《东见录》及《附东见录》均次为第二卷,而此本则《次附东见录》为第三卷,殆传本有异同欤?至附录中年谱一篇,朱子自谓实录所书文集内外书所载,与凡他书之可证者。震则谓朱子访其事於张绎、范棫、孟厚、尹焞而成。盖朱子举其引证之书,震则举其参考之人,各述一端,似矛盾而非矛盾也。
《孔子家语》·十卷(内府藏本)魏王肃注。肃字子雍,东海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事迹具《三国志》本传。是书肃自序云:郑氏学
《大儒心学语录》·二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蓂撰。是编亦其归养之时所辑诸儒语录。凡周子、程子、张子、邵子、杨时、谢良
《经书孝语》·(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鸿编。鸿字子渐,仁和人。万历间诸生。是书摭五经、四书中言孝之语为一帙,而各为
《御定资政要览》·三卷,《后序》·一卷顺治十二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凡三十章,曰君道,曰臣道,曰父道,曰子道,曰夫道,曰妇道
《程书》·五十一卷(内府藏本)国朝程湛编。湛爵里未详。是编所录惟《程氏遗书·外书》,而益以明道文一卷。其次序则非朱子之旧
《天理主敬图》·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其图上标天理二字,明性道之重。中列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为体道
《孔子家语注》·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古本《家语》久佚,今本《家语》撰自王肃,
《理解体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为鹗撰。为鹗,宜黄人。其书凡一百三十八条。绘图列说,皆杂采宋人讲学之语,融贯成
《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卷帙之富,尤无过於朱子。咸淳中,黎靖德删除重复
《胡子衡齐》·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胡直撰。直字正甫,泰和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之学出於欧阳德及罗洪先
《朱子为学考》·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童能灵撰。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是编考朱子为学之次第,分年记载,而於讲学
《绪山会语》·二十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钱德洪撰。德洪有《平濠记》,已著录。《明史·儒林传》称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
《呻吟语》·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吕坤撰。坤有《四礼质疑》,已著录。此编上三卷为内篇,下三卷为外篇,盖万历壬辰刊
《帝学》·八卷(内府藏本)宋范祖禹撰。祖禹有《唐鉴》,已著录。是书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典学事迹
《溯流史学钞》·二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沐有《周易疏略》,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之语。首曰敦临堂录,其初自内黄
《存古约言》·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维祺撰。维祺有《四礼约言》,已著录。是书凡十二篇,首敦本,次闲家,次厚俗,次冠昏
《玉溪师传录》·一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童伯羽撰。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朱子之门人也。是编所录朱子语
《太极图说论》·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王嗣槐撰。嗣槐字仲昭,钱塘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老不与试,授内阁中书舍
《知言》·六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胡宏撰。宏有《皇王大纪》,已著录。是编乃其论学之语,随笔札记,屡经改订而后
《周程张朱正脉》·(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编。是编首录周子《太极图说》,次张子《西铭》、《东铭》,次周汝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