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言》·六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胡宏撰。宏有《皇王大纪》,已著录。是编乃其论学之语,随笔札记,屡经改订而后成。吕祖谦尝以为胜於《正蒙》。然宏之学本其父安国,安国之学虽出於杨时,而又兼出於东林常总。总尝谓本然之性不与恶对言。安国沿习其说,遂以本然者与善恶相对者分成两性。宏作此书,亦仍守其家传。其所谓性无善恶,心以成性。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指名其体曰性,指名其用曰心,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云云。朱子力诋其非,至作《知言疑义》与吕祖谦及宏门人张栻互相论辨,即栻亦不敢尽以其师说为然。其论治道,以井田封建为必不可废,亦泥古而流於迂谬。然其他实多明白正大,足以阐正学而辟异端。朱子亦尝称其思索精到处殊不可及,固未以一二瑕疵尽废其书也。自元以来,其书不甚行於世。明程敏政始得旧本於吴中,后坊贾遂有刊版。然明人传刻古书,好意为窜乱,此本亦为妄人强立篇名,颠倒次序,字句舛谬,全失其真。惟《永乐大典》所载,尚属宋椠原本。首尾完备,条理厘然。谨据其章目,详加刊正,以复其旧,其《朱子语录》各条,亦仍依原本。别为《附录》一卷,系之於末,以备考证焉。
《心学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学渐撰。学渐有《桐彝》,已著录。是书专明心学,自尧舜至於明代诸儒,各引其言心之语,
《诸儒语要》·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顺之编。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编采诸儒之言。十四卷以前以人分,凡周子
《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过源撰。卷末有源行实一编,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於临川。源
《王刘异同》·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百家撰。是书大旨,在以刘宗周慎独之说,补王守仁良知之罅漏。首述二家立说之异,继
《杨子折衷》·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湛若水撰。宋儒之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最号得传者莫如杨简。然推衍九渊
《濂关三书》·(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是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
《性理大中》·二十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应捴谦撰。捴谦有《周易应氏集解》,已著录。是书因《性理大全》而增损之。更其
《玉溪师传录》·一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童伯羽撰。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朱子之门人也。是编所录朱子语
《月川语录》·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曹端撰。端讲学之书,有《理学要览》一卷,《性理论》一卷。又有《儒家宗统谱》、《存疑
《续孟子》·二卷(福建巡抚采巡本)唐林慎思撰。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
《天理主敬图》·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其图上标天理二字,明性道之重。中列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为体道
《岁寒居答问》·二卷、《附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国朝孙奇逢撰。皆自录朋友答问之语。奇逢之学主於明体达用。宗
《庸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是编乃其致仕后讲学语录。分学道、修德、求仁、游艺、
《欲从录》·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錟撰。是编之名,盖取颜子欲从末由之意,摘录孔子、子思、颜子、曾子、孟子、周子、二
《约言录》·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是编乃顺治甲午冬裔介在告时所笔记。内篇多讲学,外篇则兼及杂论。
《东溪日谈录》·十八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周琦撰。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琦之学出於薛瑄。是
《子家子》·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家颐撰。颐字养正,眉山人。其始末未详。卫湜《礼记集说》尝引其语,则亦研经之士也。此书赵希
《王门宗旨》·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汝登编。汝登有《圣学宗传》,已著录。是编首载王守仁讲学之语,并其奏疏、杂著、诗
《上蔡语录》·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曾恬、胡安国所录谢良佐语,朱子又为删定者也。良佐字显道,上蔡人。登进士第。建中靖国
《中庸衍义》·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夏良胜撰。良胜字于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