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论说集录》·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宋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之说也。前有祖谦从子乔年题记,称先君尝所裒辑,不可以不传,故今仍据旧录,颇附益次比之。乔年为祖谦弟祖俭之子,则蒐录者为祖俭,乔年又补缀次第之矣。凡易说二卷,诗说拾遗一卷(案:《诗说》独曰拾遗,以祖谦著有《家塾读诗记》也。),周礼说一卷,礼记说一卷,论语说一卷,孟子说一卷,史说一卷,杂说二卷,皆冠以门人集录字,明非祖谦所手著也。祖谦初与朱子相得,后以争论毛诗不合,遂深相排斥。黎靖德所编《语类》,以论祖谦兄弟者别为一卷(第一百二十二卷),其中论祖谦者凡三十一条,惟病中读《论语》一条,稍称其善。答项平甫书与曹立之书一条,称编其集者误收他文。其馀三十条,於其著作诋系辞精义者二,诋读诗记者二,诋大事记者五,诋少仪外传者一,诋宋文鉴者五,诋东莱文集者三,其馀十一条则皆诋其学问。如云东莱博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又云,伯恭之弊,尽在於巧。又云,伯恭说义理太多伤巧,未免杜撰。又云,伯恭教人看文字也粗。又云,东莱聪明,看文理却不仔细,缘他先读史多,所以看粗著眼。又云,伯恭於史分外仔细,於经却不甚理会。又云,伯恭要无不包罗,只是扑过,都不精。可谓抵隙攻瑕,不遗馀力。托克托等修《宋史》,因置祖谦儒林传中,使不得列於道学。吕乔年记,亦称讲说所及,而门人记录之者。祖谦无恙时,尝以其多舛,戒无传习。殆亦阴解朱子之说,欲归其失於门人也。然当其投契之时,则引之同定《近思录》,使预闻道统之传;当其牴牾以后,则字字讥弹,身无完肤,毋亦负气相攻,有激而然欤。《语类》载李方子所记云,伯恭更不教人读《论语》,而此书第六卷为门人集录论语说六十八条,又何以称焉。道学之讥儒林也,曰不闻道。儒林之讥道学也,曰不稽古。龂龂相持,至今未已。夫儒者穷研经义,始可断理之是非,亦必博览史书,始可明事之得失。古云博学反约,不云未博而先约。朱氏之学精矣,吕氏之学亦何可尽废耶?
《黾记》·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东林方盛之时,一本虽与顾宪成分主讲席,然潜心经
《经济文衡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初刻於正德辛巳,有杨
《二程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复次录之者也。自程子既殁以后,所传语录,
《溯流史学钞》·二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沐有《周易疏略》,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之语。首曰敦临堂录,其初自内黄
《冷语》·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刘源渌撰。其门人马恒谦编。其书仿语类之体,大旨本朱子之说而衍之。其三卷中一条诋
《体独私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百家撰。百家字主一,馀姚人。康熙中尝以荐预修明史。其父宗羲为刘宗周门人,故百家
《西村省己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顾谅撰。谅字希武,上虞人,西村其别号也。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录中皆
《黄氏日抄》·九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黄震撰。震有《古今纪要》,已著录。是书本九十七卷:凡读经者三十卷,读三传及孔氏
《续小学》·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叶鉁编。鉁号潜夫,嘉善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朱子《小学》一书所采至宋淳熙而止,因
《儒宗理要》·二十九卷(内府藏本)国朝张能鳞编。能鳞有《诗经传说取裁》,已著录。是书取宋五子著述,分类编录,周子二卷,张
《下学堂札记》·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熊赐履撰。赐履既重订所作《闲道录》,乃举向所札记,摘其与是录相发明者三百三十有
《王门宗旨》·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汝登编。汝登有《圣学宗传》,已著录。是编首载王守仁讲学之语,并其奏疏、杂著、诗
《家诫要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吴麟徵撰。麟徵字来皇,号磊斋,海盐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明亡殉难,世
《袁氏世范》·三卷(永乐大典本)宋袁采撰。案《衢州府志》,采字君载,信安人。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仕至监登闻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真德秀撰。德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
《卓菴心书》·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自勋撰。自勋有《纲目续麟》,已著录。其论学以求放心为本。谓阳明言良知,是偶有所见
《孔丛子正义》·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是编即世传《孔丛子》,删去连丛子上下篇,又删去小尔雅、诘墨二篇,但以
《三难轩质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戴金编。金字纯夫,濮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金自以力行、责己、克终
《续近思录》·二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郑光羲撰。光羲字夕可,无锡人。是编前集十四卷,采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
《道一编》·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编朱、陆二家往还之书,而各为之论断,见其始异而终同。考陈建《学蔀通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