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汪晫编。晫字处微,绩溪人。是书成於庆元嘉泰间。咸淳十年,其孙梦斗与子思子同献於朝,得赠通直郎。考《汉志》载《曾子》十八篇,《隋志》有《曾子》二卷,《目》一卷,《唐志》亦载《曾子》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二卷,十篇,称即唐本。高似孙《子略》称其与《大戴礼》四十九篇、五十八篇及杂见《小戴记》者无异同,后人掇拾以为之。陈振孙《书录解题》并称有慈湖杨简注。是宋时原有《曾子》行世,殆晫偶未见,故辑为此书。凡十二篇,仲尼闲居第一,明明德第二,养老第三,周礼第四,有子问第五,丧服第六,中阙第七、第八,晋楚第九,守业第十,三省身第十一,忠恕第十二。明明德独标云内篇,养老以下皆标外篇,而仲尼闲居篇不言内外,疑本有内篇字,而传写佚之也。其第一篇即《孝经》,而削去经名,别为标目,未免自我作古。第二篇即《大学》,考自宋以前有子思作《大学》之传,而无曾子作《大学》之说,归之曾子,已属疑似,又改其篇目,与前篇武断亦同。至外篇十篇,亦往往割裂经文,以就门目。如曾子问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至老聃云,孔疏曰,此一节论出师当取迁庙主,及币帛皮圭以行,庙无虚主之事。盖首问师行必以迁庙主,论其常也。师行无迁主,又筹其变也。二问相承,义实相济,故孔疏通为一节。今割古者师行无迁主至盖贵命也入周礼篇,割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至老聃云入丧服篇,文义殆为乖隔。若云以其文有涉丧服,是以分属,则周礼篇内又明载三年之丧吊乎数节,为例尤属不纯。然汉本久佚,唐本今亦未见,先贤之佚文绪论,颇可借此以考见。则过而存之,犹愈於过而废之矣。卷首冠以梦斗进表,称有晫自序。而此本佚之,仅有元汪泽民、俞希鲁、翟思忠、明朱文选序四篇,明詹潢后序一篇,皆合二书称之,盖晫本编为一部也。今以前代史志二子皆各自为书,故分著於录焉。
《说苑》·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刘向撰。是书凡二十篇。隋、唐志皆同。《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馀皆亡。曾巩《校书序》
《朱子读书法》·四卷(永乐大典本)宋张洪、齐同编。洪字伯大,字充甫,皆鄱阳人。事迹无可考。据洪自序,咸淳中分教四明,适客
《问学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陇其撰。是编大旨,主於力辟姚江之学以尊朱子。然与王守仁辨者少,而於近代之说调停於
《甘泉新论》·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湛若水撰。若水之学以虚明为宗,故其论心则以为主一而无物,其论性则以宋儒理气对举为
《业儒臆说》·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陶圻撰。圻字甸方,秀水人。是编皆论学之语。末有其弟越跋语,称其生平於性命之学最
《先圣大训》·六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是编蒐辑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之注
《性理群书集览》·七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不知为谁。其书取永乐《性理大全》中人名、地
《性理抄》·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杨道会撰。道会字惟宗,晋江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至湖广左布政使。是编取《性理
《理学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庭撰。庭字言远,嘉兴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山西布政使。是书以宋、明诸儒互有得失,
《卓菴心书》·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自勋撰。自勋有《纲目续麟》,已著录。其论学以求放心为本。谓阳明言良知,是偶有所见
《黄氏日抄》·九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黄震撰。震有《古今纪要》,已著录。是书本九十七卷:凡读经者三十卷,读三传及孔氏
《朱子书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取朱子《语类》、《文集》抄撮成帙。前无序目,每条下又各以朱笔注道
《明良交泰录》·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尹直撰。直有《名臣赞》,已著录。是编为其致仕以后所作。成於弘治十七年,而表上於
《续近思录》·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是编因《近思录》门目,采《朱子之语》分隶之
《性理大中》·二十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应捴谦撰。捴谦有《周易应氏集解》,已著录。是书因《性理大全》而增损之。更其
《读书札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乔可聘撰。可聘字君徵,一字圣任,宝应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是书自序
《困学录集粹》·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张伯行撰。其书摹《读书》、《居业》二录之体。一、二卷题曰河干公馀,三、四
《小学纂注》·六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高愈撰。愈有《高注周礼》,已著录。是书因天台陈选旧注略删订之,后附总论及朱子年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真德秀撰。德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
《申鉴》·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汉荀悦撰。悦有《汉纪》,已著录。《后汉书·荀淑传》称,悦侍讲禁中,见政移曹氏,志在献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