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宗要》·一卷、《学言》·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钞》,已著录。是编凡圣学宗要一卷,载周子《太极图说》,张子《东铭》、《西铭》,程子《识仁说》、《定性书》,朱子《中和说》,王守仁《良知问答》等篇,各为注释。盖本其友人刘去非《宋学宗源》一书而增益之,加以诠解,改为今名。《学言》三卷则宗周讲学语录,其门人姜希辙所刻也。宗周生於山阴,守其乡先生之传,故讲学大旨,多渊源於王守仁。盖目染耳濡,其来有渐。然明以来讲姚江之学者,如王畿、周汝登、陶望龄、陶奭龄诸人,大抵高明之过,纯涉禅机。奭龄讲学白马山,至全以佛氏因果为说,去守仁本旨益远。宗周独深鉴狂禅之弊,筑证人书院,集同志讲肄,务以诚意为主,而归功於慎独。其临没时,犹语门人曰:为学之要,一诚尽之,而主敬其功也云云。盖为良知末流深砭痼疾,故其平生造诣,能尽得王学所长,而去其所短。卒之大节炳然,始终无玷,为一代人伦之表。虽祖紫阳而攻金谿者,亦断不能以门户之殊,并诋宗周也。知儒者立身之本末,惟其人,不惟其言矣。
《存学编》·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颜元撰。是书为其《四存编》之二,以辨明学术为主。大旨谓圣贤立教所以别於异端者,以异
《广近思录》·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张伯行撰。伯行是编采集宋张栻、吕祖谦、黄榦,元许衡,明薛瑄、胡居仁、罗钦
《潜室札记》·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刁包撰。包有《易酌》,已著录。其书以平日所见随笔札记。王士祯《池北偶谈》,尝称其
《读书录》·十一卷、《续录》·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薛瑄撰。瑄字德温,河津人。永乐辛丑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入阁预机
《中铨》·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应蛟撰。应蛟有《古今彝语》,已著录。是编皆其讲学之语。起万历丁亥,至乙卯,凡二十年。
《道学迥澜》·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尹撰。尹字莘民,号觉斋,安福人。尝从邹元标、高攀龙讲学於首善书院。会党祸起,乃归
《家范》·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司马光撰。光有《易说》,已著录。是书见於《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者卷目俱与此相合
《先圣大训》·六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是编蒐辑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之注
《孔丛子正义》·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是编即世传《孔丛子》,删去连丛子上下篇,又删去小尔雅、诘墨二篇,但以
《傅子》·一卷(永乐大典本)晋傅玄撰。玄字休奕,北地人。官至司隶校尉,封鹑觚子。《晋书·本传》称玄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
《臆言》·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显祖撰。显祖有《希贤录》,已著录。是编乃其札记之语。论皆醇正,而亦患陈因。如云行莫
《二程语录》·十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初,朱子辑《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皆程子门人
《孔子家语》·十卷(内府藏本)魏王肃注。肃字子雍,东海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事迹具《三国志》本传。是书肃自序云:郑氏学
《常语笔存》·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汤斌撰。斌有《洛学编》,已著录。斌学术出於孙奇逢,介在朱、陆二派之间,而有体有
《帝学》·八卷(内府藏本)宋范祖禹撰。祖禹有《唐鉴》,已著录。是书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典学事迹
《潜夫论》·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王符撰。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后汉书》本传称: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
《忠经》·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马融撰。郑玄注。其文拟《孝经》为十八章,经与注如出一手。考融所述作,具载《后汉书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真德秀撰。德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
《杨子折衷》·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湛若水撰。宋儒之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最号得传者莫如杨简。然推衍九渊
《近思续录》·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刘源渌撰。源渌字昆石,自号直斋,安邱人。是书因朱子《近思录》篇目,采辑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