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氏家说》·十卷、《附录》·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项安世撰。安世有《周易玩辞》,已著录。此盖其读经史时条记所得,积以成编者也。案嘉定辛未,乐章撰《周易玩辞》后序曰:项公昔忤权臣,摈斥十年,杜门却扫,足迹不涉户限。耽思经史,专意著述,成书数篇。迨兵端既开,边事告急,被命而起,独当一面。外御凭陵,内固根本,成就卓然。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其当庆元中得罪时,谪居江陵,杜门潜心,起居不出一室,送迎宾友,未尝逾阈。诸书皆有论说。然则是书乃庆元间斥居江陵时所作也。安世学有体用,通达治道,而说经不尚虚言,其订核同异,考究是非,往往洞见本原,迥出同时诸家之上。是书见於《宋史·艺文志》者十卷,附录四卷,又别出《孝经说》一卷,《中庸说》一卷。《书录解题》并同。自明初以来,其本久佚,今惟散见《永乐大典》各韵内。核其所载,多兼及说经、说事、说政、说学等篇名,而逐条又各有标题。其原书体例,约略可见,篇帙亦尚多完善。谨依类排纂。经则案各经之文次之,卷一、卷二并易说,卷三书说,卷四诗说,卷五周礼,卷六礼记,卷七论语、孟子等。是为说经篇,凡七篇。其八、九、十三卷则先以说事篇,次说政篇,次说学篇。虽原目无存,未必悉符其旧。然陈振孙言是书有云:九经皆有论著。其第八卷以后杂说文史政学,则序次大致当亦不甚悬殊。振孙又云:附录《孝经》、《中庸》、《诗篇次》、《邱乘图》,则各为一书。重见诸类,似附录之四卷本分为四种单行,而复取以附於家说后也。今检《永乐大典》,但有《孝经说》、《中庸臆说》二书,而《诗篇次》、《邱乘图》未经收入。疑当时即已散佚,无可考补。谨据其存者,仍合为附录二卷,次之於末,以略还原书之旧焉。
《东溪日谈录》·十八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周琦撰。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琦之学出於薛瑄。是
《傅子》·一卷(永乐大典本)晋傅玄撰。玄字休奕,北地人。官至司隶校尉,封鹑觚子。《晋书·本传》称玄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
《溯流史学钞》·二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沐有《周易疏略》,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之语。首曰敦临堂录,其初自内黄
《读书札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乔可聘撰。可聘字君徵,一字圣任,宝应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是书自序
《冷语》·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刘源渌撰。其门人马恒谦编。其书仿语类之体,大旨本朱子之说而衍之。其三卷中一条诋
《敬义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文澍撰。亦《石畦集》中之一也。大旨述程、朱之绪言,驳陆、王之高论,无所发明,亦无
《大儒学粹》·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魏时亮编。时亮字敬吾,南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史称
《东溪蔓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曹煜撰。煜,浮梁人。嘉靖丙戌进士。其仕履未详。据书中自言,则尝为县令者也。
《留书别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章世纯撰。世纯有《四书留书》,已著录。是编内集一卷,分四十三篇,篇各有名,多摹仿周
《崇正辨》·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胡寅撰。寅有《读史管见》,已著录。是书专为辟佛而作。每条先引释氏之说於前,而辨正於后
《士翼》·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是书前三卷曰述言,皆语录之类。后一卷曰说象,则
《小学集注》·六卷(通行本)宋朱子撰。明陈选注。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谥恭愍。事
《性理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中撰。中字成中,鄱阳人。是书分无极、天道、性命诸类。语多陈因,无足采录。
《小学纂注》·六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高愈撰。愈有《高注周礼》,已著录。是书因天台陈选旧注略删订之,后附总论及朱子年
《遵道录》·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湛若水撰。所辑皆明道程子之说。其曰遵道者。自序为遵明道也。若水从陈献章游,生平所至,
《说理会编》·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本为王守仁门人。自序谓亲闻姚江之传,而同门之士
《注解正蒙》·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一书,张子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
《读书日记》·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刘源渌撰。凡记疑五卷,冷语一卷,皆读书札记之言。其记疑本二十四卷,冷语本五卷,后
《小学集解》·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张伯行撰。是编以坊刻《小学》数十种,纂注标题,止为试论剽窃之具,无当於朱子亲切指
《女教经传通纂》·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仿朱子《小学》之例,采诸经传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