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氏家说》·十卷、《附录》·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项安世撰。安世有《周易玩辞》,已著录。此盖其读经史时条记所得,积以成编者也。案嘉定辛未,乐章撰《周易玩辞》后序曰:项公昔忤权臣,摈斥十年,杜门却扫,足迹不涉户限。耽思经史,专意著述,成书数篇。迨兵端既开,边事告急,被命而起,独当一面。外御凭陵,内固根本,成就卓然。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其当庆元中得罪时,谪居江陵,杜门潜心,起居不出一室,送迎宾友,未尝逾阈。诸书皆有论说。然则是书乃庆元间斥居江陵时所作也。安世学有体用,通达治道,而说经不尚虚言,其订核同异,考究是非,往往洞见本原,迥出同时诸家之上。是书见於《宋史·艺文志》者十卷,附录四卷,又别出《孝经说》一卷,《中庸说》一卷。《书录解题》并同。自明初以来,其本久佚,今惟散见《永乐大典》各韵内。核其所载,多兼及说经、说事、说政、说学等篇名,而逐条又各有标题。其原书体例,约略可见,篇帙亦尚多完善。谨依类排纂。经则案各经之文次之,卷一、卷二并易说,卷三书说,卷四诗说,卷五周礼,卷六礼记,卷七论语、孟子等。是为说经篇,凡七篇。其八、九、十三卷则先以说事篇,次说政篇,次说学篇。虽原目无存,未必悉符其旧。然陈振孙言是书有云:九经皆有论著。其第八卷以后杂说文史政学,则序次大致当亦不甚悬殊。振孙又云:附录《孝经》、《中庸》、《诗篇次》、《邱乘图》,则各为一书。重见诸类,似附录之四卷本分为四种单行,而复取以附於家说后也。今检《永乐大典》,但有《孝经说》、《中庸臆说》二书,而《诗篇次》、《邱乘图》未经收入。疑当时即已散佚,无可考补。谨据其存者,仍合为附录二卷,次之於末,以略还原书之旧焉。
《温氏母训》·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温璜录其母陆氏之训也。璜初名以介,字於石,号石公。后以梦兆改今名,而字曰宝忠。乌
《南阿集》·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康吕赐撰。吕赐有《读大学中庸日录》,已著录。是编以集为名,实则札记。一为论易问答,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康熙五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朱子门人陈淳撰《性理字义》,熊刚大又撰《性理群书》,性理之名由是
《冷语》·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刘源渌撰。其门人马恒谦编。其书仿语类之体,大旨本朱子之说而衍之。其三卷中一条诋
《御制日知薈说》·四卷乾隆元年,皇上取旧制各体文删择精要,得二百六十则,厘为四卷。第一卷论帝王治化之要,第二卷论天人性命
《濂关三书》·(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是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
《小学集解》·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蒋永修撰。永修有《孝经集解》,已著录。是编即其提督湖广学政时与《孝经》合刊者。注
《女教经传通纂》·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仿朱子《小学》之例,采诸经传及《女
《理学类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九韶撰。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故《明史》附见宋讷传作张美和。清江人。元末累举不仕
《读周子札记》·(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崔纪撰。纪有《成均课讲周易》,已著录。是书以《中庸》之旨发明《太极图说》、
《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锺人杰撰。人杰字瑞先,钱塘人。是书成於崇祯甲戌,即《性理大全
《续近思录》·二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郑光羲撰。光羲字夕可,无锡人。是编前集十四卷,采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
《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是编取朱子之说散见各书者,附於《近思录》各条之下。其未备者则益以诸
《东宫备览》·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模撰。模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进士。嘉泰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三年兼国史院编
《朱子书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取朱子《语类》、《文集》抄撮成帙。前无序目,每条下又各以朱笔注道
《道学正宗》·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赵仲全撰。其子健校补。前列河洛诸图,而以古今圣贤分正宗、羽翼两门。大旨以道
《下学堂札记》·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熊赐履撰。赐履既重订所作《闲道录》,乃举向所札记,摘其与是录相发明者三百三十有
《愿学编》·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胡缵宗撰。缵宗有《安庆府志》,已著录。此编乃其讲学之语。成於嘉靖甲寅,时缵宗已七十五
《性理抄》·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杨道会撰。道会字惟宗,晋江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至湖广左布政使。是编取《性理
《洨滨语录》·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蔡叆撰。叆字天章,号洨滨,宁晋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河南。叆少从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