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学案》·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黄宗羲撰。其子百家续成之,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是编以二程造德各殊,因辑二程语录及先儒议论二程者,各为一卷,百家又以已意附论各条之下。然黄氏之学出王守仁,虽盛谈伊、洛,姚江之根柢终在也。
《辨惑编》·四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谢应芳撰。应芳有《思贤录》,已著录。是编作於至正中。因吴俗信鬼神,多拘忌,
《杂诫》·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方孝孺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天台人。以荐召授汉中府学教授。建文中,
《存人编》·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颜元撰。是书为其《四存编》之四。前二卷一名《唤迷途》,皆以通俗之词劝喻僧、尼、道士
《经世硕画》·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辛全撰。此书辑前代事迹议论之有关治道者,分为二门:一曰圣典采据,皆纪明太祖至英宗五
《心学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学渐撰。学渐有《桐彝》,已著录。是书专明心学,自尧舜至於明代诸儒,各引其言心之语,
《迩言》·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刘炎撰。炎字子宣,括苍人。是书分十二章,曰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
《问学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陇其撰。是编大旨,主於力辟姚江之学以尊朱子。然与王守仁辨者少,而於近代之说调停於
《濂洛关闽书》·十九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张伯行编。取宋五子之书,粗存梗概,各为之注。凡周子一卷,张子一卷,二程
《千秋金鉴录》·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旧本题唐张九龄撰。按王士祯《皇华纪闻》曰:隆庆间,曲江刻张文献《千秋金鉴录》一卷
《研几录》·(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明薛侃撰。侃有《图书质疑》,已著录。是书乃侃门人郑三极所编。侃承姚江馀绪,故屡称引
《张子渊源录》·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张镠编。镠号紫峰,乐陵人。雍正壬子举人,官内阁中书是书以仪封张伯行所刻《张子全
《性理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中撰。中字成中,鄱阳人。是书分无极、天道、性命诸类。语多陈因,无足采录。
《中庸衍义》·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夏良胜撰。良胜字于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
《西田语略》·二十三卷、《续集》·二十九卷(内府藏本)明樊深撰。深有《河间府志》,已著录。此书皆杂抄先儒语类,以多为贵,
《管窥外篇》·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史伯璿撰。伯璿有《四书管窥》,已著录。是书成於至元丁未,盖继《管窥》而作。皆条记
《孔子家语注》·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古本《家语》久佚,今本《家语》撰自王肃,
《尊道集》·四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朱搴撰。搴字良一,黄陂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丑。第一卷为圣贤前编,自孔子至孟子事迹,及
《下学堂札记》·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熊赐履撰。赐履既重订所作《闲道录》,乃举向所札记,摘其与是录相发明者三百三十有
《榕村语录》·三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是编为其门人徐用锡及其孙清植所辑。有光地
《东宫备览》·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模撰。模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进士。嘉泰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三年兼国史院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