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言》·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刘炎撰。炎字子宣,括苍人。是书分十二章,曰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道、臣道,今昔、经范、习俗、志见。其立言醇正笃实,而切於人情,近於事理。无迂阔难行之说,亦无刻核过高之论。如曰井田封建,成之非一日,其坏也亦非朝夕之故,不必泥其制也。能存其意,亦可以为治矣。又曰:或问节义之士如之何而党锢?曰:自取之也。君子百是,必有一非;小人百非,必有一是。天下士至不少矣。岂必登龙仙舟者皆贤,不在此选者皆不肖耶?更相题表,自立祸的者也,人岂能祸之哉!又曰:或问学圣贤之道者,其流亦有偏乎?曰:近闻之真公,学而至之,乌得偏。学而不至,虽孔、孟门人不能无偏。能溯其源,归於正矣。不然,毫厘之差,其谬逾远。是足为学二程而不至者之戒也。如此之类,皆他儒者心知其然而断不出之於口者。炎独笔之於书,可谓光明磊落,无纤毫门户之私矣。此本为嘉靖己丑光泽王所刊。考《明史·诸王世表》,光泽王宠瀼,以成化二十三年封,嘉靖二十五年薨,己丑为嘉靖八年,当即宠瀼。前有梅南生序,称得抄本於棠陵方思道,梅南生即宠瀼别号也。又有嘉泰甲子炎自序,嘉定壬午真德秀后序,嘉定癸未叶克跋。书中君道篇第一条、第二条,习俗篇第十一条,志见篇第九条,宠瀼俱注有脱误。今无别本可校,亦仍其旧。又经籍篇唐无全史一条,中亦有讹脱。宠瀼未注,今补注之。经籍篇第二条下有夹注止菴曰一段,驳尊扬雄、陶潜、苏轼而抑屈原之非。其言有理,亦并附录。考宠瀼序末有私印曰止菴,则此注亦宠瀼所加矣。
《渔樵对问》·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邵子撰,晁公武《读书志》又作张子、刘安,上集中亦载之。三人时代相接,未详孰是
《格物通》·一百卷(广东巡抚采进本)明湛若水撰。若水有《二礼经传测》,已著录。是编乃嘉靖七年若水任南京礼部侍郎时所进。体
《宋先贤读书法》·一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采宋儒之说凡十二家,而朱子为多。其法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
《谋道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谭旭撰。旭字东白,新建人。康熙丁酉副榜贡生。是书末有其门人吕步青跋,称旭先有《谋
《存性编》·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颜元撰。元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人。明末,其父戍辽东,殁於关外。元贫无立锥,百计拮据
《困知记》·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罗钦顺撰。钦顺字允升,号整菴,泰和人。弘治癸丑
《格物图》·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孙丕扬撰。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介。事迹具《明史》本传
《愚斋反经录》·十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宠撰。王宠字愚斋,陕西人。是书卷一至卷四为论语尊注解意,卷五为小学、大学、
《经史耨义》·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林允昌撰。莆田有金石社,乃林氏宗人讲肄之所。允昌集子弟月三会於其中之栖绿堂,每
《童蒙训》·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吕本中撰。本中有《春秋集解》,已著录。是书其家塾训课之本也。本中北宋故家,及见元祐遗
《人模样》·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贺时泰撰。是编以人身五官四体之类分目标题,往往牵强。如元气一条,引唐柳公权语,是摄养
《荷薪义》·八卷(内府藏本)明方大镇撰。大镇字君静,桐城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始大镇父学渐,讲学桐川。大镇追
《读周子札记》·(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崔纪撰。纪有《成均课讲周易》,已著录。是书以《中庸》之旨发明《太极图说》、
《孔子家语注》·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古本《家语》久佚,今本《家语》撰自王肃,
《黄氏日抄》·九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黄震撰。震有《古今纪要》,已著录。是书本九十七卷:凡读经者三十卷,读三传及孔氏
《白鹿洞规条目》·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澍撰。澍有《禹贡谱》,已著录。是编取朱子《白鹿洞规》为纲,而分类条析,证
《东石讲学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蓂撰。蓂有《忠义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黄文龙所编,皆平生讲学之语
《二程子抄释》·十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吕柟撰。前有自序,称初得《二程全书》於崔铣,以其中解说六经、四书之语与门弟
《太极绎义》·一卷、《通书绎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芬撰。芬有《周易笺》,已著录。此其所著《梓溪内集》之二种也。
《唐氏遗编》·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唐棣编。棣字彦思,宜兴人。尝受业於伊川程子,与门人共记平日问答之语为此书。已载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