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群书句解》·二十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熊节编。熊刚大注。节字端操,建阳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县事。刚大亦建阳人,受业於蔡渊黄榦。嘉定中登进士。自称觉轩门人,掌建安书院朱文公诸贤从祀祠。其仕履则不可考。注中称迩年皇上亲洒白鹿洞规,以赐南康,则理宗时人也。节受业於朱子。是书采摭有宋诸儒遗文,分类编次。首列濂溪、明道、伊川、横渠、康节、涑水、考亭遗像并传道支派,次赞,次训,次戒,次箴,次规,次铭,次诗,次赋,次序,次记,次说,次录,次辨,次论,次图,次正蒙,次皇极经世,次通书,次文,而以七贤行实终焉。其列司马光一人,与后来讲学诸家持论迥异。考朱子於绍熙五年冬,筑竹林精舍,率诸生行舍菜之礼於先圣先师,以周、程、邵、张、司马、延平七先生从祀。集中载其祝文,有曰邵曰张,爰及司马,学虽殊辙,道则同归之语。则朱子序列学统,本自有光,后来门户日分,讲学者乃排而去之。节亲受业於朱子,故犹不敢恣为高论也。所录之文,亦以七贤为主,而杨时、罗仲素、范浚、吕大临、蔡元定、黄榦、张栻、胡宏、真德秀所作亦间及焉。其上及范质者,以朱子作《小学》尝录其诗。旁及苏轼者,则以司马光行状之故,非因轼也。明永乐中,诏修《性理大全》,其录诸儒之语,皆因《近思录》而广之。其录诸儒之文,则本此书而广之,并其性理之名似亦因此书之旧。是其文虽习见,固亦作乐者之苇籥,造车者之椎轮矣。刚大所注,盖为训课童蒙而设,浅近之甚,殊无可采。以其原附此书以行,姑并录之,以存其旧焉。
《朱子书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取朱子《语类》、《文集》抄撮成帙。前无序目,每条下又各以朱笔注道
《集程朱格物法》·一卷、《集朱子读书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澍撰。陆、王之学主於静悟,故以读书为粗迹,而所谓格
《此菴语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统虞撰。统虞字孝绪,武陵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入国朝官至国子监祭酒。此书前二卷
《诸儒语要》·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顺之编。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编采诸儒之言。十四卷以前以人分,凡周子
《学术辨》·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古文尚书考》,已著录。是书凡上、中、下三篇,皆辨姚江之学。上篇
《日言》·一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孔承倜撰。承倜字永冠,曲阜人。先圣六十代孙。官保定县知县,终於荆王府长史。是书乃承
《濂洛关闽书》·十九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张伯行编。取宋五子之书,粗存梗概,各为之注。凡周子一卷,张子一卷,二程
《圣学入门书》·(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瑚撰。瑚字言夏,号确菴,太仓人。前明崇祯壬午举人。是书分大学日程、小学日
《辨惑续编》·七卷、《附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顾亮撰。亮字寅仲,长洲人。正德中况钟为苏州府知府,尝聘致幕中。是书
《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顾宪成撰。是编为其曾孙贞观所汇刻。首即小心斋札记十
《正蒙初义》·十七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是编诠释《正蒙》,於《性理大全》所收集释、补
《笔记》·二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程大纯撰。大纯字汉舒,孝感人。康熙中由贡生官黄冈县教谕。是书皆讲学之语。其谓陆、王之
《女教经传通纂》·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仿朱子《小学》之例,采诸经传及《女
《大儒粹语》·二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栋高撰。栋高字季任,又字未馀,吴江人。是书摘录周子、二程子、张子、杨时、谢
《学规类编》·二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撰。是编乃康熙丁亥,伯行官福建巡抚,建鼇峰书院,因并刊学规以示诸生。卷
《研几录》·(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明薛侃撰。侃有《图书质疑》,已著录。是书乃侃门人郑三极所编。侃承姚江馀绪,故屡称引
《心经附注》·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敏政撰。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其书以真德秀《心经》仅《书》一条,《诗》二条
《臆言》·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显祖撰。显祖有《希贤录》,已著录。是编乃其札记之语。论皆醇正,而亦患陈因。如云行莫
《性理大全书》·七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是书与《五经四书大全》同以永乐十三年九月告成奏进,故成祖御制
《童子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文澍撰。文澍有《经解经义杂著》,已著录。是编刊本题《石畦集》,《童子问》盖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