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日知薈说》·四卷
乾隆元年,皇上取旧制各体文删择精要,得二百六十则,厘为四卷。第一卷论帝王治化之要,第二卷论天人性命之旨,第三卷论礼乐法度之用,第四卷论古今得失之迹。考三代以前,帝王训诫多散见诸子百家中,真赝相参,不尽可据。《汉书》所载黄帝以下诸目,班固已注为依托,亦不足凭。惟所载高帝八篇,文帝十二篇为帝王御制著录儒家之始,今其书不传。然高帝当战伐之馀,政兼霸术,文帝崇清净之学,源出道家,其词未必尽醇。久而散佚,或以是欤?梁元帝金楼子,体侪说部,抑又次焉。夫词人所著作,盛陈华藻而已;帝王之学,则必归於传心之要义。儒生所论说,高谈性命而已;帝王之学,则必徵诸经世之实功。故必以圣人之德,居天子之位,而后吐辞为经,足以垂万世之训也。我皇上亶聪首出,念典弥勤,?绎旧闻,发挥新得。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具备於斯。迄今太和翔洽,久道化成,无逸作所之心,与天行同其不息。而百度修明,八纮砥砺,天声赫濯,尤简册之所罕闻。岂非内圣外王之道,文经武纬之原,一一早握其枢要欤?臣等校录鸿编,循环跪诵,钦圣学之高深,益知圣功之有自也。
《吕子节录》·四卷、《补遗》·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著录。此编亦《呻吟语》之节本
《先圣大训》·六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是编蒐辑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之注
《性理辨义》·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建衡撰。建衡有《读史辨惑》,已著录。是书分二十篇,而列目凡十有五,曰原理、原
《经史耨义》·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林允昌撰。莆田有金石社,乃林氏宗人讲肄之所。允昌集子弟月三会於其中之栖绿堂,每
《曾子全书》·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曾承业编。承业为曾子六十二代孙,序称博士,盖袭职之宗子也。案宋汪晫尝辑《曾子》一
《新序》·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刘向撰。向字子政,初名更生。以父任为辇郎,历官中垒校尉。事迹具《汉书》本传。案班固《汉
《续孟子》·二卷(福建巡抚采巡本)唐林慎思撰。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
《东莞学案》·(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鼎撰。鼎有《易训举要》,已著录。是书大旨以陈建《学蔀通辨》全为阿附阁臣,排
《论学要语》·一卷、《洞语》·一卷、《接善编》·一卷、《人伦外史》·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阳撰。阳字一舒,安福人。由
《静用堂偶编》·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涂天相撰。天相字燮菴,号存斋,一号迂叟,孝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天
《从政名言》·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薛瑄撰。瑄有《读书录》,已著录。案瑄年谱,宣德元年四月,服阕至都,上章愿就教职。
《叙天斋讲义》·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窦文炳撰。文炳字质民,长安人。是书首纯一图说,次学约,次中庸撮总,次礼乐绪言,
《王刘异同》·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百家撰。是书大旨,在以刘宗周慎独之说,补王守仁良知之罅漏。首述二家立说之异,继
《藤阴札记》·(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之语,共一百馀条。大
《圣学辑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潘继善撰。继善有《音律节略考》,已著录。是书为目凡六,论致知、力行、存养、慎独为
《世纬》·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袁袠撰。袠字永之,号胥台,吴县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明史·文苑传》附见
《印正稿》·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信民撰。信民,渑池人,孟化鲤之门人也。传姚江良知之学,从游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
《证人社约言》·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著录。宗周初以顺天府尹罢归,与陶奭龄讲学王守仁
《素履子》·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张弧撰。以《履道》、《履德》、《履忠》、《履孝》等名分目,凡十四篇。其书《新唐书·艺
《同异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采汉以来名臣奏疏、杂文有关於典章政事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