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语录》·十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初,朱子辑《程氏遗书》二十五篇,皆程子门人记其所见闻答问之词。又取诸集录为《程氏外书》十二篇,又附录一卷为行状墓志之类,凡八篇。是书篇目次第,悉依朱子原本,而稍加删订,合为遗书十五卷,外书二卷,附录一卷,其少日所闻诸师友说一卷。己巳冬,所闻一卷悉删不录,外书亦删冯氏本拾遗一卷。又附录一卷内以明道先生行状一篇,墓志一篇,门人朋友叙述序一篇,皆伊川所作,已入《二程文集》,故不复载。而邢恕一篇,谓其自绝於程门,亦不录焉。其遗书第六卷中伯行注云:此一卷朱子原分三卷,今为一卷。又下二卷专说《孟子》者,已与《经说易传》另行别录,概不载集中。考朱子原本卷六以下本四卷,无篇名。卷九本一卷,专说论孟。今伯行以四卷为三卷,以说论孟一卷为二卷,又第九卷兼说论孟,而伯行云专说《孟子》,殆偶然笔误,刊版者失於校雠欤。
《圣学启关臆说》·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龙遇奇撰。遇奇字才卿,号紫海,吉安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其巡按
《颜子绎》·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星撰。星,永城人。崇祯甲戌进士,官光禄寺署丞。是编取《论》、《孟》中所载颜子事实语
《教习堂条约》·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徐乾学撰。乾学有《读礼通考》,已著录。此书乃其教习庶吉士时所定学规,曹溶收之
《续近思录》·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是编因《近思录》门目,采《朱子之语》分隶之
《通言》·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吴沆撰。沆有《易璇玑》,已著录。此书亦语录之类。如曰不求过於人而人不能及之者,善道也。不求
《北溪字义》·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陈淳撰。淳字安卿,号北溪,龙溪人。嘉定十年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卒。
《程功录》·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杨名时撰。名时有《周易札记》,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札记。体例全仿薛瑄《读书录》,然
《大儒学粹》·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魏时亮编。时亮字敬吾,南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史称
《宪世编》·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鹤徵撰。鹤徵有《周易象义》,已著录。是编发明心性之学,首列孔子、颜子、仲弓、子贡、
《心经》·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真德秀撰。是编集圣贤论心格言,而以诸家议论为之注。末附四言赞一首。端平元年,颜若愚鋟於
《同异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采汉以来名臣奏疏、杂文有关於典章政事之大者,
《朱子书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取朱子《语类》、《文集》抄撮成帙。前无序目,每条下又各以朱笔注道
《潜室札记》·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刁包撰。包有《易酌》,已著录。其书以平日所见随笔札记。王士祯《池北偶谈》,尝称其
《帝范》·四卷(永乐大典本)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文皇帝御撰,以赐太子者也。新、旧《唐书》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
《近思录》·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朱子与吕祖谦同撰。案年谱,是书成於淳熙二年,朱子年四十六矣。书前有朱子题词曰:淳熙
《续近思录》·二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郑光羲撰。光羲字夕可,无锡人。是编前集十四卷,采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
《女教经传通纂》·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仿朱子《小学》之例,采诸经传及《女
《中铨》·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应蛟撰。应蛟有《古今彝语》,已著录。是编皆其讲学之语。起万历丁亥,至乙卯,凡二十年。
《二谷读书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侯一元撰。一元字舜举,乐清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此编乃其读书杂记。
《性理大中》·二十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应捴谦撰。捴谦有《周易应氏集解》,已著录。是书因《性理大全》而增损之。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