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六卷(通行本)
旧本题周吕望撰。考《庄子·徐无鬼篇》,称金版六弢。《经典释文》曰:司马彪、崔譔云,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本又作《六韬》。谓《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龙》、《犬》也。(案:今本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次,与陆德明所注不同。未详孰是,谨附识於此。)则战国之初,原有是名。然即以为《太公六韬》,未知所据。《汉书·艺文志·兵家》不著录,惟儒家有周史《六弢》六篇。班固自注曰: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则《六弢》别为一书。颜师古注以今之《六韬》当之,毋亦因陆德明之说而牵合附会欤?《三国志·先主传注》,始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志意。《隋志》始载《太公六韬》五卷,注曰,梁六卷,周文王师姜望撰。唐、宋诸志皆因之。今考其文,大抵词意浅近,不类古书。中间如避正殿乃战国以后之事。将军二字始见《左传》,周初亦无此名。(案:《路史》有虞舜时,伯益为百虫将军之语。杂说依托,不足为据。)其依托之迹,灼然可验。又龙韬中有阴符篇云: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之符长九寸,至失利之符长三寸而止。盖伪撰者不知阴符之义,误以为符节之符,遂粉饰以为此言,尤为鄙陋。殆未必汉时旧本。故《周氏涉笔》谓其书并缘吴起,渔猎其词,而缀辑以近代军政之浮谈,浅驳无可施用。胡应麟《笔丛》亦谓其文代、阴书等篇为孙、吴、尉缭所不屑道。然晁公武《读书志》称,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颁武学,号曰七书。则其来已久,谈兵之家恒相称述。今故仍录存之,而备论其踳驳如右。
《守城录》·四卷(永乐大典本)宋右正议大夫陈规在德安御寇事迹也。规字元则,密州安邱人。中明法科。靖康末,金兵南下,荆、湖
《将将纪》·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李材撰。材有《李见罗书》,已著录。是书大旨专重御将,而首卷至九卷详载汉、唐、宋七帝本纪
《阵纪》·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何良臣撰。良臣字惟圣,会稽人。弱冠弃诸生从军,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是编皆述练兵之法。
《美芹十论》·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宋辛弃疾撰。弃疾字幼安,历城人。官至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谥忠敏。是书
《海寇议》·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万表撰。表字民望,鄞县人。正德末武进士,累官都督同知佥事,南京中军都督府。时值
《心书》·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诸葛亮撰。书中皆言为将用兵之法。陶宗仪《说郛》作《新书》。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鋟之
《将苑》·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汉诸葛亮撰。前有明佥都御史宁仲升序,谓出於士人周源所藏。考此书诸家不著录,
《兵要望江南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是书详述兵家占候凡三十二门,各以望江南词括之。《崇文总目》题武安军左押衙易静撰,
《握机经》·三卷、《握机纬》·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允儒撰。允儒字鲁川,太仓人。是书首载风后古文一十九字,次载太公
《莅戎要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即《练兵实纪》中之条约也。或先有此册,后乃载入书中。或后人於书中
《江东十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井研人。乾道三年进士,官成都府教授,擢宗正寺主簿。事迹具《宋
《备倭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卜大同撰。大同字吉夫,秀水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刑部主事历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弭蕲、黄
《何博士备论》·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何去非撰。去非字正通,浦城人。元丰五年以特奏召。廷试,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博士
《剑草》·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熊明遇撰。明遇字子良,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摘取
《李卫公问对》·三卷(通行本)唐司徒并州都督卫国景武公李靖与太宗论兵之语,而后人录以成书者也。案史称所著兵法世无完书,惟
《将鉴论断》·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戴少望撰。考沈光作《戴溪岷隐春秋传》序称其字曰少望,则此书当为溪作。然溪以淳
《军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何良臣撰。良臣有《阵纪》,已著录。是书分国本、国禁、兵本、兵秘、礼士、士遇、驭士、士品
《握机经解》·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撰。字始旦,绛州人。是编据《李卫公问对》,以《握机经》三百八十四字皆太公增衍之
《长子心钤》·(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继光有《练兵实纪》,已著录。考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
《运筹纲目》·八卷、《决胜纲目》·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