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一卷(通行本)
周孙武撰。考《史记·孙子列传》,载武之书十三篇,而《汉书·艺文志》乃载《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故张守节《正义》以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杜牧亦谓武书本数十万言,皆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然《史记》称十三篇在《汉志》之前,不得以后来附益者为本书,牧之言固未可以为据也。此书注本极夥。《隋书·经籍志》所载,自曹操外,有王凌、张子尚、贾诩、孟氏、沈友诸家。《唐志》益以李筌、杜牧、陈皞、贾林、孙镐诸家。马端临《经籍考》又有纪燮、梅尧臣、王晳、何氏诸家。欧阳修谓兵以不穷为奇,宜其说者之多,其言最为有理。然至今传者寥寥。应武举者所诵习,惟坊刻讲章,鄙俚浅陋,无一可取。故今但存其本文著之於录。武书为百代谈兵之祖,叶适以其人不见於《左传》,疑其书乃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之所为。然《史记》载阖闾谓武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则确为武所自著,非后人嫁名於武也。
《纪效新书》·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戚继光撰。是书乃其官浙江参将时前后分防宁波、绍兴、台州、金华、严州诸处练兵备倭时
《兵镜》·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邓廷罗撰。廷罗字叔奇,号偶樵,江宁人。顺治中拔贡生,官至湖广荆南道。是编凡孙子集注
《阵纪》·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何良臣撰。良臣字惟圣,会稽人。弱冠弃诸生从军,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是编皆述练兵之法。
《太公兵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案此书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於《六韬》。而风云、日星等占皆以七言诗
《武编》·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唐顺之编。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书皆论用兵指要,分前、后二集。前集六卷,自将
《吴子》·一卷(通行本)周吴起撰。起事迹见《史记·列传》。司马迁称起兵法世多有,而不言篇数。《汉·艺文志》载《吴起》四十
《江南经略》·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郑若曾撰。若曾有《郑开阳杂著》,已著录。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寇之事。八卷
《倭情考略》·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郭光复撰。光复武昌人。官扬州府知府。考万历己丑进士别有一郭光复,顺天固安人。官至右
《北边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琼在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因集历代守边得失,
《将苑》·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汉诸葛亮撰。前有明佥都御史宁仲升序,谓出於士人周源所藏。考此书诸家不著录,
《莅戎要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即《练兵实纪》中之条约也。或先有此册,后乃载入书中。或后人於书中
《武备新书》·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与继光《纪效新书》大同小异,仍冠以继光《纪效新书》序。其手足篇中
《谈兵髓》·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题西浙嚣嚣生撰,不著名氏。首为谈兵髓说,称自黄帝用兵以来,兵法不废天时。故日月星辰,风
《孙子汇徵》·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郑端撰。端有《政学编》,已著录。考《孙子》十三篇旧注,见於史志及诸家书目者,今多
《左氏兵法测要》·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宋徵璧撰。徵璧原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人。是书节略左氏所纪兵事,而论其得失
《握奇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一作《握机经》,一作《幄机经》。旧本题风后撰,汉丞相公孙弘解,晋西平太守马隆述
《长子心钤》·(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继光有《练兵实纪》,已著录。考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
《李卫公问对》·三卷(通行本)唐司徒并州都督卫国景武公李靖与太宗论兵之语,而后人录以成书者也。案史称所著兵法世无完书,惟
《西番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王琼撰。琼总督三边时,出兵讨土鲁番,抚定其部族,而诛其不顺命者。因为此书,历
《何博士备论》·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何去非撰。去非字正通,浦城人。元丰五年以特奏召。廷试,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