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备要方》·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董汲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董汲《小儿癍疹论》、《脚气治法》,不及此书。然《宋史·艺文志》载之,卷帙亦同。盖陈氏偶未见也。汲因客途猝病,医药尤难,特集经效之方百有馀道,内如蚰蜒入耳及中药毒,最为险急,而所用之药,至为简易。其杂伤五方,古书中不少概见,今亦罕传,尤见奇特。盖古所谓专门禁方,用之则神验,至求其理,则和、扁有所不能解,即此类也。至於小半夏汤、五苓散两方,本於汉之张机。今以半夏汤治湿痰,仍其本法。至五苓散本治伤寒汗后不解及有水气之病,今书中引为通行利水之剂,殆亦变通用之。如河间益元散本双解半表半里之伤寒,而后人取以医暑欤。其治中暑一方,似即李杲清暑益气汤之蓝本。其无比香薷散,与后来局方稍有出入,盖亦本古方为加减。然云治两脚转筋疼痛,而反去主治之木瓜,则不解其故矣。小儿一门,大概与同时钱乙《药证直诀》相出入。第以柔脆之肠胃而多用腻粉朱砂诸峻药。古人气厚,服之无妨,在后来亦未可概施也。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收掇排纂,得方尚几五十,仍旧目分为一十有二类。其触寒心痛厥风涎潮等证,有录无书,无从校补,则亦阙焉。
《伤寒直格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通行本)旧本皆题金刘完素撰。《伤寒直格方》大旨出入於《原病式》,而於伤
《伤寒缵论》·二卷、《绪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采喻昌《尚论篇》及各家之注为之
《内外伤辨惑论》·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金李杲撰。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人。尝以纳赀得官,监济源税。案元砚坚作《东
《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宋陈自明撰。自明字良父,临川人。官建府医学教授。是编凡分八门,首调经,次众
《医学六要》·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三锡撰。三锡字叔承,应天人。是编成於万历乙酉。以医学大端有六,分别论列。首四诊
《伤寒类方》·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世传后汉张机《伤寒论》乃晋王叔和蒐采成书,本非机所编次。金聊城成无己始
《颅囟经》·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世亦别无传本,独《永乐大典》内载有其书。考历代史志,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
《太医局程文》·九卷(永乐大典本)宋时考试医学之制也。其命题有六,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
《医学管见》·一卷(通行本)明何瑭撰。瑭号柏齐,怀庆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右副都御史。谥文定。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喻昌撰。昌既著《尚论篇》,发明伤寒之理,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内府藏本)明方有执撰。有执字中行,歙县人。是书
《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通行本)明吴有性撰。有性字又可,震泽人。是书成於崇祯壬午。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其病
《得心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李文渊撰。文渊有《左传评》,已著录。是编皆所制新方。前有自题云,古方不能尽中后
《续素问钞》·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太略,因重为补录
《世医得效方》·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危亦林撰。亦林字达斋,南丰人。官本州医学教授。是编积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合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万表编,其孙邦孚增辑。表有《海寇议》,已著录。邦孚字汝永,官都督佥事。是
《保婴撮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薜铠撰。铠字良武,吴县人。弘治中官太医院医士。是编分门纂辑,於幼科证治最为详悉。其
《杂病治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纯撰。纯有《玉机微义》,已著录。是书成於永乐戊子,末附兰室誓戒四则,叙其
《急救良方》·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张时彻编。分三十九门,专为荒村僻壤之中不谙医术者而设。故药取易求,方皆简易,不甚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宋陈言撰。言字无择,莆田人。是书分别三因,归於一治,其说出《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