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其说云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
《图注脉诀》·四卷、《附方》·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世贤撰。是编因世传王叔和《脉诀》而为之图注。考晁公武《读书志》曰
《伤寒分经》·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仪洛撰。此书为其《医学述》之第五种,取喻嘉言所撰《尚论篇》重为订正。凡太阳经三
《卫生集》·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宏撰。宏始末未详。前有正德庚辰宏自序,复系以五言律诗一章,词颇近俚。其论外感法仲景
《针灸问对》·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机字省之,祁门人。《明史·方技传》称,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
《兰台轨范》·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大椿持论,以张机所传为主,谓为古之经方。唐人所传,已有合有不合,宋、元
《急救仙方》·六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宋志》及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救急仙方》十一卷
《奇经八脉考》·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
《李氏医鉴》·十卷、《续补》·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文来编。文来字昌期,婺源人。初,休宁汪桓作《医方集解》、《本草备要》
《玉楸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玉楸者,元御别号也。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议论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乃别
《医学求真录总论》·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宫绣撰。宫绣宜黄人。是书成於乾隆庚午。据其凡例,称尝著《医学求真录》十六
《金鎞秘论》·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梁谿流寓李药师撰。不知何许人。自序称唐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药
《推求师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戴原礼撰。原礼即校补朱震亨《金匮钩玄》者也。是编本震亨未竟之意,推求阐发,笔之於书
《针灸资生经》·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叶氏广勤堂新刊,盖麻沙本也。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嘉定庚辰徐正卿初刊序,称东嘉王
《博济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衮撰。衮,太原人。其仕履未详,惟郎简原序称其尝为钱塘酒官而已。此书诸家书目皆著录,惟《
《医旨绪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大旨发明太极阴阳五行之理,备於心身,分别脏腑形质手足经上下宗气卫气荣气三
《续素问钞》·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太略,因重为补录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乾隆十四年奉敕撰。首为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次为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盖医书之最古者无过《素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缪希雍撰。《明史·方技传》载,希雍尝谓本草出於神农,譬之五经,其后又复增补别
《孙氏医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泰来、孙明来同编。二人皆休宁孙一奎之子。是编即所辑《一奎医案》也。凡三吴治验二卷
《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熊宗立撰。宗立字道轩,建阳人,刘剡之门人也。(剡永乐中人,有《四书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