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其说云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
《伤寒心镜》·一卷(通行本)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德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时代。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
《外科精义》·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齐德之撰。德之始末未详。惟其结衔称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是编先论后方,於疮肿诊
《济生方》·八卷(永乐大典本)宋严用和撰。用和始末未详。《吴澄集》有《易简归一序》,称严子礼剽陈氏《三因方》之论,而附以
《太医局程文》·九卷(永乐大典本)宋时考试医学之制也。其命题有六,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
《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窦汉卿撰。卷首署燕山窦汉卿。而申时行序乃称汉卿合肥人,以疡医行於宋庆历
《医说》·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张杲撰。杲字季明,新安人。其伯祖张扩,尝受业於庞安时,以医名京、洛间。罗愿《鄂州小集》
《痊骥集》·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载通玄三十九论。病分五脏治之,各有方论,复附杂病诸方。今世疗马之剂,其源大
《伤寒悬解》·十五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大旨,谓汉张机因针灸刺法已亡,而著《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疾。其理
《孙氏医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泰来、孙明来同编。二人皆休宁孙一奎之子。是编即所辑《一奎医案》也。凡三吴治验二卷
《医史》·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李濂撰。濂有《祥符人物志》,已著录。是编采录古来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迄元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侍郎金简购进本)旧本题金李杲撰。考《珍珠囊》为洁古老人张元素著,其书久已散佚。世传东垣《
《赤水玄珠》·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人。是编分门七十,每门又各条分缕析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共载药三百六
《扁鹊指归图》·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以脉证形色编为歌括,以便记诵。盖坊市俗医所为。
《素问注证发微》·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马莳撰。莳字仲化,会稽人。其说据《汉志·内经》十八篇之文,以《素问》九卷、《灵
《濒湖脉学》·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宋人剽窃王叔和《脉经》,改为《脉诀》,其书之鄙谬,人人知之,然未能一
《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郑重光撰。重光字在辛,歙县人。明万历中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号为精审
《急救仙方》·六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宋志》及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救急仙方》十一卷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是书成於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类,又补遗七类,共为一百五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内府藏本)明方有执撰。有执字中行,歙县人。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