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三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张介宾编。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是书以《素问》、《灵枢》分类相从。一曰摄生,二曰阴阳,三曰藏象,四曰脉色,五曰经络,六曰标本,七曰气味,八曰论治,九曰疾病,十曰针刺,十一曰运气,十二曰会通,共三百九十条,又益以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虽不免割裂古书,而条理井然,易於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考元刘因《静修集》有内经类编序,曰东垣李明之得张氏之学者,镇人罗谦甫尝从之学。一日过予,言先师尝教予曰,夫古虽有方而方则有所自出也。子为我分经病证而类之,则庶知方之所自出矣。予自承命,凡三脱稿而先师三毁之。研摩订定,三年而后成。名曰《内经类编》云云。则以内经分类实自李杲创其例,而罗天益成之。今天益之本不传,介宾此编虽不以病分类,与杲例稍异,然大旨要不甚相远。即以补其佚亡,亦无不可矣。
《避水集验要方》·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炳撰。炳字文化,泗州人。是编以常用有验之方,分类裒辑,无所阐发。其所用之药有
《博济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衮撰。衮,太原人。其仕履未详,惟郎简原序称其尝为钱塘酒官而已。此书诸家书目皆著录,惟《
《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夏德撰。德字子益,其里贯始末未详。是书有唐仲友原序云,友人夏子益,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通行本)汉张机撰,国朝徐彬注。机字仲景,南阳人。尝举孝廉,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是书亦名《金匮
《脉因证治》·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
《神应经》·一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陈会撰,刘瑾补辑。会字善同,称宏纲先生。瑾字永怀,号恒菴。均不知何许人。瑾所
《医垒元戎》·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王好古撰。好古字进之,赵州人。官本州教授。据好古所作《此事难知》序,盖其学出
《本经逢原》·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其书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部分次第,悉依李氏《本草纲
《养生类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吴正伦撰。正伦字子叙,自号春岩子,歙县人。郑若庸尝为作小传,则嘉靖中人也。是书上卷
《银海精微》·二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唐孙思邈撰。唐、宋艺文志皆不著录,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其曰银海者,盖取目为银海之义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喻昌撰。昌既著《尚论篇》,发明伤寒之理,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
《孙氏医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泰来、孙明来同编。二人皆休宁孙一奎之子。是编即所辑《一奎医案》也。凡三吴治验二卷
《运气定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说撰。说有《易发》,已著录。是编凡四论八图。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
《全生指迷方》·四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贶撰。案《书录解题》,贶字子亨,考城人,名医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医得幸,官至朝请大
《安骥集》·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曰,尚书兵部阜昌五年准内降付下都省奏,朝散大夫尚书户部郎
《金匮钩玄》·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朱震亨撰,明戴原礼校补。中称戴云者,原礼说也。末附论六篇,不刻於目录中。一曰火岂君
《伤寒悬解》·十五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大旨,谓汉张机因针灸刺法已亡,而著《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疾。其理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是书成於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类,又补遗七类,共为一百五
《明堂灸经》·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题曰西方子撰,不知何许人。与《铜人针灸经》俱刊於山西平阳府。其书专论灸法。《
《针灸大全》·十卷(内府藏本)明杨继洲编。继洲万历中医官。里贯未详。据其刊版於平阳,似即平阳人也。是书前有巡按山西御史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