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钩玄》·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朱震亨撰,明戴原礼校补。中称戴云者,原礼说也。末附论六篇,不刻於目录中。一曰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一曰气属阳动作火论,一曰血属阴难成易亏论,一曰滞下辨论,一曰三消之疾燥热胜阴论,一曰泄泻从湿治有多法论,皆不题谁作。观其滞下辨论引震亨之言,则亦原礼所加也。震亨以补阴为宗,实开直补真水之先。其以郁治病,亦妙阐内经之旨,开诸家无穷之悟。虽所用黄蘗、知母不如后人之用六味圆直达本原,所制越鞠丸亦不及后人之用逍遥散和平无弊,然荜路蓝缕,究以震亨为首庸。是书词旨简明,不愧钩玄之目。原礼所补,亦多精确。《明史·方技传》载此书於原礼传中,卷数与今本同。称其附以己意,人谓不愧其师,其为医家善本可知矣。原礼,浦江人。洪武中御医。本名思恭,以字行,故史作戴思恭。朱国祯《涌幢小品》曰:戴元礼,国朝之圣医也,太祖称为仁义人。太孙即位,拜院使云云。元礼即原礼,盖国祯得诸传闻,故音同字异耳。
《济阴纲目》·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武之望撰。汪淇笺释。之望字叔卿,自署关中人。淇字澹漪,一字右子,钱塘人。是书
《伤寒医鉴》·一卷(通行本)元马宗素撰。宗素始末未详。是书载《河间六书》中,皆采刘完素之说以驳朱肱《南阳活人书》,故每条
《银海精微》·二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唐孙思邈撰。唐、宋艺文志皆不著录,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其曰银海者,盖取目为银海之义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通行本)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
《石室秘箓》·六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陈士铎撰。士铎字远公,山阴人。是书托名岐伯所传,张机、华佗等所发明,雷公所增补
《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
《卫生集》·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宏撰。宏始末未详。前有正德庚辰宏自序,复系以五言律诗一章,词颇近俚。其论外感法仲景
《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政和中奉敕编,国朝程林删定。林字云来,休宁人。初,徽宗御制《圣济经》十卷四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官楚王府奉祠正。事迹具《明史·方技传》。是编
《卫济宝书》·二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东轩居士撰,不著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列其目为一卷。世间久无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卢之颐撰。其说谓《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但古有今无者居
《续素问钞》·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太略,因重为补录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是书成於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类,又补遗七类,共为一百五
《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门类先后,悉依
《灵枢经》·十二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案晁公武《读书志》曰:王冰谓《灵枢》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或谓好事者
《甲乙经》·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晋皇甫谧撰。谧有《高士传》,已著录。是编皆论针灸之道。《隋书·经籍志》称黄帝甲乙经十卷
《四圣悬枢》·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谓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於岁气,世皆以小儿之痘为胎毒,非也。
《金鎞秘论》·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梁谿流寓李药师撰。不知何许人。自序称唐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药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内府藏本)明方有执撰。有执字中行,歙县人。是书
《折肱漫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黄承昊撰。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人。黄洪宪之子也。万历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