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邱建算经》·三卷(吏部侍郎王杰家藏本)
原本不题撰人时代。《唐志》载张邱建《算经》一卷,甄鸾注,则当在甄鸾之前。书首邱建自序引及夏侯阳、孙子之术,则当在夏侯阳之后也。《隋志》载此书作二卷。《唐志》一卷,甄鸾注外,别有李淳风注张邱建《算经》三卷。郑樵《通志·艺文略》,张邱建《算经》二卷,又三卷,李淳风注。《宋·艺文志》、《中兴书目》亦俱作三卷,则析为三卷自淳风始。此本乃毛晋汲古阁影抄宋椠,云得之太仓王氏。首题汉中郡守前司隶甄鸾注经,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算学博士刘孝孙撰细草。盖犹北宋时秘书监赵彦若等校定刊行之本。其中称术曰者,乃鸾所注。草曰者,孝孙所增。其细字夹注称臣淳风等谨案者,不过十数处。盖有疑则释,非节节为之注也。其书体例皆设为问答,以参校而申明之,凡一百条。简奥古质,颇类《九章》,与近术不同。而条理精密,实能深究古人之意,故唐代颁之算学,以为颛业。今详加校勘,其上卷起自乘除之数,至第十二问为勾股测望,十三问为勾股和较,十四问为重勾股颠倒测望,十五问为卧勾股左右进退测望,此四问皆藉图以明,旧本所无,今特依义补入。自十六问以下皆取差分、和较、均输参杂为目,间附以方圆幂积。至中卷之第六问,乃入商功,后复及贵贱、差分、倍半、衰分、方田诸术。惟弧矢一问原本不完,未可以他术增补,姑仍其阙。下卷首问失题,又细草下亦脱二十余字,以有后文可据,谨为补足。其鹿垣仓三条,亦各为之图,系诸原问之左,俾学者得以考见其端委焉。
《御定仪象考成》·三十二卷乾隆九年奉敕撰。乾隆十七年告成,御制序文颁行。卷首上下为御制玑衡抚辰仪。卷第一之十三为总纪恒星
《弧矢算术》·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顾应祥撰。弧矢之法,始于元郭守敬《授时历草》。其有弧背求矢草,立天元一为矢
《算法统宗》·十七卷(内府藏本)明程大位撰。大位字汝思,徽州人。珠算之名始见甄鸾《周髀注》,则北齐已有之,然所说与今颇异
《星象考》·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原本题宋邹淮撰。后有魏了翁跋,称淮以进士提领造历所,演算历书,其所撰载如此云云。考
《戊申立春考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邢云路撰。云路有《古今律历考》,已著录。万历三十六年戊申,钦天监推十二月二十一
《缉古算经》·一卷(吏部侍郎王杰家藏本)唐王孝通撰。其结衔称通直郎太史丞。其始末未详。惟《旧唐书·律历志》“戊寅历”条下
《天经或问后集》·(无卷数,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游艺撰。艺有《天经或问前集》,已著录。是编复发明天象以广所未备。首述前人
《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之藻演西人利玛窦所译之书也。前编上、下二卷,言笔算定位、加减
《盖载图宪》·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许胥臣撰。胥臣有《禹贡广览》,已著录。是书以天图为盖,地图为载,大意以天文藉图不
《星经》·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晁公武《读书志》载《甘石星经》一卷,注曰汉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
《测量法义》·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勾股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徐光启撰。首卷演利玛窦所译,以明勾股测量之义
《折衷历法》·十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朱仲福撰。仲福,灵寿人。初,元郭守敬作《授时历》。明洪武中因其书作《大统历》,而
《中星谱》·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亶撰。亶号励斋,仁和人。王晫《今世说》称其博综群书,尤精天官家言,日月薄蚀,星辰
《简平仪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西洋人熊三拔撰。据卷首徐光启序,盖尝参证於利玛窦者也。大旨以视法取浑圆为平圆,而以
《隐山鄙事》·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子金撰。子金,柘城人,隐山其号也。与梅文鼎、游艺、揭暄、王寅旭辈互以算术相高。
《张邱建算经》·三卷(吏部侍郎王杰家藏本)原本不题撰人时代。《唐志》载张邱建《算经》一卷,甄鸾注,则当在甄鸾之前。书首邱
《象纬汇编》·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韩万锺撰。万锺,蕲州人。是书成於嘉靖壬辰。采丹元子《步天歌》逐段分释,并为
《御定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一部也。案推步之术,古法无徵,所可考者,汉太初术以下
《乾坤体义》·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利玛窦撰。利玛窦,西洋人。万历中航海至广东,是为西法入中国之始。利玛窦兼通中西之文
《庄氏算学》·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庄亨阳撰。亨阳字元仲,南靖人。康熙戊戌进士,官至淮徐海道。是编乃其自部曹出董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