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包》·五卷、附《玄包数总义》·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北周卫元嵩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宋韦汉卿释音。其《总义》二卷则张行成所补撰也。杨楫尝序其书云:元嵩,益州成教人。明阴阳历算,献策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胡应麟《四部正讹》则云,元嵩,后周人。所撰述有《齐三教论》七卷,见郑樵《通志》。又《隋志》释氏类,称蜀郡沙门卫元嵩上书,言僧徒猥滥,周武帝下诏一切废毁,即其人也。杨楫本序颇与《隋志》合,序称元嵩有传,考《北史》无之,杨氏误也。案应麟谓元嵩先为沙门,所考较楫为详。然《北史》载元嵩艺术传中,应麟求之於专传,不见其名,遂以为《北史》不载。则楫不误而应麟反误。至《崇文总目》以为唐人,《通志》、《通考》并因之,则疏舛更甚矣。唐释道宣广宏明订,於元嵩深有诋词,盖以澄汰僧徒,故缁流积恨。然温大雅《创业起居注》载元嵩造谣谶,裴寂等引之以劝进,则亦妖妄之徒也。是书体例近《太玄》,序次则用归藏,首坤而继以乾、兑、艮、离、坎、巽、震、卦,凡七变合本卦,共成八八六十四。自系以辞,文多诘屈。又好用僻字,难以猝读。及究其传注音释,乃别无奥义,以艰深而文浅易,不过效《太玄》之颦。宋绍兴中,临邛张行成以苏、李二氏徒言其理,未知其数,复遍采《易》说以通其旨,著为《总义》。元嵩书《唐志》作十卷,今本五卷,其或并或佚,盖不可考。杨楫序称,大观庚寅,前进士张昇景初,携《玄包》见遗,曰自后周历隋、唐,迄今五百馀载,世莫得闻。顷因杨公玄素内翰传秘阁本,俾镂版以传。然此书《唐志》、《崇文总目》并著录,何以云五百馀年世莫得闻?王世贞疑为依托,似非无见。今术数家从无用以占卜者,徒以流传既久,姑录存之。行成书《玉海》作二卷,与今本合,与《玄包》本别著录。然考昇子张洸跋,已称以行成《疏义》与临邛韦汉卿《释音》合为一编,则二书之并,其来已久。毛晋刊版,盖有所本,今亦仍之。其《释音》漏题汉卿名,则晋之疏耳。
《奇门要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大都摭拾《奇门五总龟》之说,略加诠次,於得奇、得门、得使毫无所
《禽遁七元成局书》·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汪汉谋编。康熙癸酉,陈锟录而传之。锟自题曰云门,不知其何地也。其书亦用翻
《正易心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麻衣道者撰。凡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又题希夷先生受并消息。《文献通考》载
《星命溯源》·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第一卷为《通玄遗书》,杂录唐张果之说,凡三篇。第二卷为《果老
《月波洞中记》·二卷(永乐大典本)案《月波洞中记》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者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
《玄珠密语》·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王冰撰。冰有《黄帝素问注》,已著录。《素问》序称词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
《太乙金镜式经》·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王希明撰。希明不详其里贯。开元时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是书乃其奉敕所编,见
《葬经》·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题云《青乌先生葬经》,大金丞相兀钦仄注。考青乌子名见《晋书·郭璞传》。《唐志》有《青乌子
《衍范》·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昌祚撰。昌祚号忍园,娄县人。康熙中举人,官江夏县知县,降补莱州府经历。是编附刻其子
《寸金易鉴》·(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首题西蜀易镜先生撰,不著姓名。后有洪武甲子跋语一则,称其书为日者松山得异
《黄帝奇门遁甲图》·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惟阴阳十八局及入门凡例,而馀法皆不详。前有序一篇,末
《定穴立向开门放水坟宅便览要诀》·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梅自实撰。自实字有源,宣城人。是书专以二十四山向用正五行,辨
《演禽图诀》·(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明刘基撰,《明史·艺文志》不载,亦近代所依托也。其书取二十八禽各为
《成数大定》·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法以生人干支合八卦之数,推寿夭富贵贫贱。盖术士变幻之谈,以易数与禄命并为
《洪范政鉴》·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仁宗皇帝撰。前有御制序曰:宸宫馀暇,氾览史籍,《洪范》之说,缅然可寻,而伏、郑所编,
《白猿经风雨占候说》·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明刘基注。是书前有洪武四年基自序。案《明史·艺文志·天文类》载
《类编历法通书大全》·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考《明史·艺文志》载《历法通书》三十卷,注金谿何士泰《景祥
《玉尺经》·四卷(通行本)旧本题元刘秉忠撰,明刘基注。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曾祖官邢州,因徙家焉。少补邢台节度
《乙巳占略例》·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唐李淳风撰。皆杂占天文云气风雨并及分野星象之说。按淳风有《乙巳占》十卷,盖
《六壬大全》·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怀庆府推官郭载騋校,盖明代所刊也。六壬与遁甲、太乙世谓之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