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墨翟撰。考《汉书·艺文志》,《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宋大夫。《隋书·经籍志》亦曰宋大夫墨翟撰。然其书中多称子墨子,则门人之言,非所自著。又诸书多称墨子名翟,因树屋书影则曰墨子姓翟,母梦乌而生,因名之曰乌,以墨为道。今以姓为名,以墨为姓,是老子当姓老耶?其说不著所出,未足为据也。宋《馆阁书目》称《墨子》十五卷六十一篇,此本篇数与《汉志》合,卷数与《馆阁书目》合。惟七十一篇之中仅佚节用下第二十二,节葬上第二十三,节葬中第二十四,明鬼上第二十九,明鬼下第三十,非乐中第三十三,非乐下第三十四,非儒上第三十八,凡八篇,尚存六十三篇,与《馆阁书目》不合。陈振孙《书录解题》又称有一本止存十三篇者,今不可见。或后人以两本相校,互有存亡,增入二篇欤?抑传写者讹以六十三为六十一也。墨家者流,史罕著录,盖以孟子所辟,无人肯居其名。然佛氏之教,其清净取诸老,其慈悲则取诸墨。韩愈《送浮屠文畅序》,称儒名墨行,墨名儒行。以佛为墨,盖得其真。而读《墨子》一篇,乃称墨必用孔,孔必用墨。开后人三教归一之说,未为笃论。特在彼法之中,能自啬其身,而时时利济於物,亦有足以自立者。故其教得列於九流,而其书亦至今不泯耳。第五十二篇以下,皆兵家言,其文古奥,或不可句读,与全书为不类。疑因五十一篇言公输般九攻、墨子九拒之事,其徒因采摭其术,附记其末。观其称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守固之器在宋城上,是能传其术之徵矣。
《偃曝谈馀》·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继儒撰。取其平日与客谈者抄撮成书,无他考证。所纪历代年号一则,遗漏尤多。前有自跋
《支谈》·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录。是书主於三教归一,而并欲阴驾佛、老於孔子之上。此姚江末流
《蟫精隽》·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徐伯龄撰。伯龄字延之,自署曰古剡,盖嵊县人。书中十二卷之末有箨冠生传一篇,
《古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晓撰。晓有《禹贡图说》,已著录。晓清直端谅,号为名臣,其人足以自传。此编则随
《馀冬序录》·六十五卷(内府藏本)明何孟春撰。孟春有《文简疏议》,已著录。是书体格近王充《论衡》。凡内篇二十五卷,前五卷
《晚闻篇》·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衷灿撰。是书摘录宋周、程五子以下至国朝孙奇逢、魏裔介、成性诸人之语,大旨在抑朱而
《遂生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晫撰。晫字丹麓,仁和人。是书前有顺治庚子晫自序曰:予所纂辑中,善恶果报,捷於影
《稗乘》·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万历戊午,孙幼安得其本,为校正刊行。其类凡四,曰史略,曰训诂,曰说家,曰
《寅阳十二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秉敬撰。秉敬有《字孪》,已著录。是编分十二篇,曰太极,曰仁孝,曰性善,曰工夫,
《宾退录》·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赵与旹撰。与旹字行之。(案:宝祐五年陈崇礼作是书序,称其字曰德行,与墓志铭不同,或有
《闲居录》·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吾衍撰。衍有《学古编》,已著录。是书乃衍劄记手稿,陆友仁得於衍从父家,录而传之,犹
《王氏谈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说郛》载之,题曰王洙撰。《书录解题》则以为翰林学士南京王洙之
《损斋备忘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梅纯撰。纯,夏邑人。成化辛丑进士。太学题名碑作南京京卫人,盖纯为洪武中驸
《螺江日记》·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檒撰。文檒有《大学偶言》,已著录。是书杂志经史疑义。如《尚书》笃信古文,《大
《瓶花斋杂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袁宏道撰。宏道有《觞政》,已著录。此书多记闻见杂事,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
《杨氏塾训》·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杨兆坊撰。兆坊字思说,杭州人。其书分门编次,自居家至交友服官,每类各引经史成语以为
《螺峰说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先舒撰。大旨调停於儒、禅之间。谓圣人之学深入於无生死,故其说曰格物欲者完性命,
《扪虱新话》·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善撰。善字敬甫,号秋塘。史绳祖《学斋佔毕》称字子兼,盖有两字。善,罗源人。《学
《公孙龙子》·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周公孙龙撰。案《史记》,赵有公孙龙,为坚白异同之辨。《汉书·艺文志》,龙与毛公等并游
《学易居笔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俞镇撰。镇字伯贞,崇德人。其书共四十九条,多杂举经史成语及前哲格言,又颇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