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唐封演撰。演里贯未详。考封氏自西晋、北魏以来,世为渤海蓚人,然《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无演名,疑其疏属也。书中石经一条,称天宝中为太学生。贡举一条,记其登第时张繟有千佛名经之戏,然不云登第在何年。佛图澄碑一条,记大历中行县至内邱,则尝刺邢州。卷首结衔题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而尊号一条,记贞元间事,则德宗时终於是官也。是书唐、宋艺文志、《通志》、《通考》皆作五卷、《书录解题》作二卷,殆辗转传抄,互有分合。此本十卷,末有元至正辛丑夏庭芝跋,又有明吴岫、朱良育、孙允伽、陆贻典四跋。良育跋云,自六卷至十卷,友人唐子畏见借所抄,近又於柳大中借钞前五卷。第七卷中全局俱欠,只存末后一纸耳。今考目录所列凡一百一条,第一卷仅二条,不盈两纸,亦似不完。第三卷铨曹一条,阙其末。而风宪一条全佚,不止阙第七卷。第七卷中视物远近一条,海潮一条,北方白虹一条,西风则雨一条,松柏西向一条,皆全佚。蜀无兔鸽一条,佚其前半。月桂子一条,仅完其下。石鼓一条,弦歌驿一条,又阙。高唐馆一条亦不完。其上下温汤一条又阙其末,而目录此条之下注增字,亦非仅存末一页者,中间又颇多阙字。允伽跋称,借秦酉岩本重校,意其与朱本小异欤。然称朱跋从秦本录出,则又不可解,疑久无刊本,递相缮写,又非复朱氏之旧矣。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徵实。前六卷多陈掌故,七、八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均足以资考证。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谐语数条而已。其中音韵一条,记唐韵部分为陆法言之旧,其同用、独用则许敬宗所定,为诸书之所未言。文字一条,论隶书不始程邈,援《水经注》为证。明杨慎矜为独见者,乃演之所已言。又颜真卿《韵海镜源》世无传本,此书详记其体例,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实源於此。而后人不察,有称真卿取句首字不取句末字者,其说为杜撰欺人。并知《永乐大典》列篆隶诸体於字下,乃从此书窃取其式,而讳所自来。月中桂一条,记桂子月中落一联为宋之问台州诗,足证计有功《唐诗纪事》骆宾王为僧之妄。他如论金鸡、露布、卤簿、官衔、石志、碑碣、羊虎、拔河诸条,亦皆原委详明。唐人说部,自颜师古匡谬正俗、李匡乂《资暇集》、李涪《刊误》之外,固罕其比偶矣。
《研山斋杂记》·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考研山为孙承泽斋名,或疑即为承泽作。然所引查慎行《敬业堂诗》、王士
《异林》·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支允坚撰。允坚字子固,号梅坡居士。是编凡轶史随笔二卷,时事漫记三卷,轶语考镜三卷,艺苑
《池北偶谈》·二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凡谈故四卷,皆述朝廷殊典及衣冠胜事。其中如戊己校尉、裙带官之类,亦
《脚气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车若水撰。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一跋,盖成於咸淳甲戌,因病脚
《俗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皆见援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
《约言》·(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薛蕙撰。是编乃其退居西原时学养生家言,后读《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句,自谓有得,因作
《闲博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诸家书目亦不著录,大都述先正格言及达观保生之事。卷中有一条,称吾乡沈持要
《言鲭》·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吕种玉撰。种玉字蓝衍,长洲人。是编皆订正字义,考究事始,亦宋人《释常谈》之类,而语
《蔬斋厞语》·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大洽撰。大洽号愚公,又号雪樵,杭州人。是书卷首吴之鲸序,称武林高士坊有梅花屋,明
《辖圜窝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亦所著讲学杂文。其以辖圜名窝者,杭州唐禹序云,天非圜无以职覆,人非心无以
《蒿菴闲话》·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凡二百九十六条。顾
《筠轩清秘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董其昌撰。其昌有《学科考略》,已著录。是书凡列目二十有九,皆论玉、石、铜、磁
《从先维俗议》·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管志道撰。是书多论往来交接之礼。其四、五卷皆讲学之语,理杂二氏,且明立三教主宾之
《愧林漫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瞿式耜撰。式耜字起田,常熟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进文渊阁大学
《俟后编》·六卷、《补录》·一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敬臣撰。敬臣字以道,长洲人。岁贡生。万历丙戌,南京
《勤有堂随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陈栎撰。栎有《书传纂疏》,已著录。此其随笔劄记之文也。虽多谈义理,而颇兼考证,
《几上语》·一卷、《枕上语》·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施清臣撰。清臣号东洲,淳祐间人,自称赤城散吏。是书皆宗二氏之旨,而
《颍川语小》·二卷(永乐大典本)案《颍川语小》,《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散见《永乐大典》中者,惟题为陈叔方
《诸子拔萃》·八卷(内府藏本)明李云翔编。云翔字为霖,江都人。是书成於天启丁卯,取坊本诸子汇函割裂其文,分为二十六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