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二十一卷(内府藏本)
汉淮南王刘安撰,高诱注。安事迹具《汉书》本传。《汉书·艺文志·杂家》,《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所存者二十一篇,盖内篇也。高诱序言此书大较归之於道,号曰鸿烈。故《旧唐志》有何诱《淮南鸿烈音》一卷,言鸿烈之音也。《宋志》有《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亦鸿烈之解也。而注其下曰淮南王安撰,似乎解亦安撰者。诸书引用,遂并《淮南子》之本文亦题曰《淮南鸿烈解》,误之甚矣。晁公武《读书志》称,《崇文总目》亡三篇,李淑《邯郸图书志》亡二篇。其家本惟存原道、俶真、天文、坠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泛论、诠言、兵略、说林、说山十七篇,亡其四篇。高似孙《子略》称,读《淮南》二十篇。是在宋已鲜完本。惟洪迈《容斋随笔》称,今所存者二十一卷,与今本同。然白居易《六帖引》乌鹊填河事,云出《淮南子》,而今本无之,则尚有脱文也。公武谓许慎注称记上,陈振孙谓今本题许慎注,而详序文即是高诱,殆不可晓。芦泉刘绩又谓记上犹言标题进呈,并非慎为之注。然《隋志》、《唐志》、《宋志》皆许氏、高氏二注并列。陆德明《庄子释文》,引《淮南子》注称许慎。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引《淮南子》,注或称高诱,或称许慎,是原有二注之明证。后慎注散佚,传刻者误以诱注题慎名也。观书中称景古影字,而慎说文无影字,其不出於慎审矣。诱,涿郡人,卢植之弟子。建安中辟司空掾,历官东郡濮阳令,迁河东监。并见於自序中,慎则和帝永元中人,远在其前,何由记上诱注?刘绩之说,盖徒附会其文而未详考时代也。
《寄园寄所寄》·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赵吉士撰。吉士有《续表忠记》,已著录。是编采掇诸家说部,分十二门。曰囊底寄,
《胡文穆杂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胡广撰。广字光大。建文庚辰进士第一。惠帝以其名与汉胡广同,更名靖,除翰林
《何之子》·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宏禴撰。宏禴字元孚,麻城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事迹附见《明史·李沂传》
《证学编》·四卷、附《证学论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杨起元撰。起元字贞复,广东归善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
《狂夫之言》·三卷、《续狂夫之言》·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此书曰《狂夫之言》
《戒庵漫笔》·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李诩撰。诩字厚德,江阴人。少为诸生。坎坷不第,年八十馀而卒。所作《世德堂吟稿》、
《任菴语略》·(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建衡撰。建衡有《读史辨惑》,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不分卷数,但录为上下
《资暇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李匡乂撰。旧本或题李济翁,盖宋刻避太祖讳,故书其字,如唐修《晋书》,称石虎为石季龙。
《蔬斋厞语》·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大洽撰。大洽号愚公,又号雪樵,杭州人。是书卷首吴之鲸序,称武林高士坊有梅花屋,明
《经世名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苏宏祖撰。宏祖字光启,汤阴人。顺治丙戌进士,官知县。是编多采宋人格言及明人语录
《馀冬序录》·六十五卷(内府藏本)明何孟春撰。孟春有《文简疏议》,已著录。是书体格近王充《论衡》。凡内篇二十五卷,前五卷
《名义考》·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祈撰。祈,蕲州人。始末未详。前有万历甲申刘如宠序,称为周大夫。又有万历癸未袁昌祚
《从先维俗议》·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管志道撰。是书多论往来交接之礼。其四、五卷皆讲学之语,理杂二氏,且明立三教主宾之
《闲家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俊撰。士俊字犀川,平越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河东总督。是编分家训、家礼、家政、
《坦斋通编》·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说郛》题曰宋邢凯撰,亦不详其爵里时代。所纪有淳熙中见冷世光论姓氏事,在孝
《敦行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鹏翮撰。鹏翮有《忠武志》,已著录。是书辑古来嘉言善行,以敦本适用分上下卷,中间又
《五总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吴炯撰。炯仕履未详。惟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
《枕中秘》·(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卫泳编。泳字永叔,苏州人。王晫《今世说》曰,吴门之有永叔兄弟,犹建安之有二丁,
《广百川学海》·(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冯可宾编。可宾,益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编於正续《百川学海》之外,捃拾
《学易居笔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俞镇撰。镇字伯贞,崇德人。其书共四十九条,多杂举经史成语及前哲格言,又颇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