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二十一卷(内府藏本)
汉淮南王刘安撰,高诱注。安事迹具《汉书》本传。《汉书·艺文志·杂家》,《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所存者二十一篇,盖内篇也。高诱序言此书大较归之於道,号曰鸿烈。故《旧唐志》有何诱《淮南鸿烈音》一卷,言鸿烈之音也。《宋志》有《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亦鸿烈之解也。而注其下曰淮南王安撰,似乎解亦安撰者。诸书引用,遂并《淮南子》之本文亦题曰《淮南鸿烈解》,误之甚矣。晁公武《读书志》称,《崇文总目》亡三篇,李淑《邯郸图书志》亡二篇。其家本惟存原道、俶真、天文、坠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泛论、诠言、兵略、说林、说山十七篇,亡其四篇。高似孙《子略》称,读《淮南》二十篇。是在宋已鲜完本。惟洪迈《容斋随笔》称,今所存者二十一卷,与今本同。然白居易《六帖引》乌鹊填河事,云出《淮南子》,而今本无之,则尚有脱文也。公武谓许慎注称记上,陈振孙谓今本题许慎注,而详序文即是高诱,殆不可晓。芦泉刘绩又谓记上犹言标题进呈,并非慎为之注。然《隋志》、《唐志》、《宋志》皆许氏、高氏二注并列。陆德明《庄子释文》,引《淮南子》注称许慎。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引《淮南子》,注或称高诱,或称许慎,是原有二注之明证。后慎注散佚,传刻者误以诱注题慎名也。观书中称景古影字,而慎说文无影字,其不出於慎审矣。诱,涿郡人,卢植之弟子。建安中辟司空掾,历官东郡濮阳令,迁河东监。并见於自序中,慎则和帝永元中人,远在其前,何由记上诱注?刘绩之说,盖徒附会其文而未详考时代也。
《竹下寤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文禄撰。文禄有《廉矩》,已著录。是编凡分十四篇。中称廉子者,皆自谓也。其
《冬游记》·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罗洪先撰。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嘉靖己丑进士第一,官至赞善。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
《困学斋杂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鲜于枢撰。枢字伯机,渔阳人。官太常寺典簿。《书史会要》称其酒酣豪放,吟诗作字,
《玉笑零音》·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田艺衡撰。是书皆采取新奇故事,纬以俪语,凡一百二十八条。其中如以尧、舜之让天下为爱
《涌幢小品》·三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朱国桢撰。国桢有《大政记》,已著录。是书杂记见闻,亦间有考证,其是非不甚失
《三事溯真》·一卷(内府藏本)明李豫亨撰。豫亨以有生所必资者衣食居处三事,因为原本所由,逮及古今成行可为世则者缀於篇。前
《博物要览》·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谷泰撰。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其书一卷纪碑刻,二卷纪书,三卷纪画,四卷纪铜器,
《说楛》·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焦周撰。周字茂叔,上元人。焦竑之子也。万历庚子举人。其书皆刺取诸书中新颖之语,及闻见所
《露书》·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姚旅撰。旅号园客,莆田人。其书分核篇二,韵篇三,华篇、杂篇、迹篇、风篇、错篇、人篇
《芸心识馀》·七卷、《续》·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陈其力撰。其力字克相,号芸心子,通海人。官南京户部司务。其书成於嘉靖
《灌畦暇语》·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书中皆自称曰老圃,唐太宗一条独称臣,称皇祖,知为唐人。蒲且子一条称近吴
《留青日札》·三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田艺衡撰。艺衡有《大明同文集》,已著录。是书欲仿《容斋随笔》、《梦溪笔谈》,而
《福寿全书》·(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皆录前贤格言遗事,自惜福以至好还,凡分二十类。多以因果为说,盖意在惩恶劝善
《古夫于亭杂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以康熙甲申罢刑部尚书里居,乙酉续成《香祖笔记》之后,复采掇闻见
《微言》·四卷、附《说书随笔》·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詹在泮编。在泮字定斋,衢州人。万历癸未进士。是编采辑明代讲学语录
《宗藩训典》·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柯撰。柯字贞白,慈谿人。以荐举侍襄靖王书堂。是编即奉襄王令所作。取史书中诸藩
《二楼纪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佟赋伟撰。赋伟字青士,襄平人。官宁国府知府。宁国旧有北楼,即南齐谢朓之高斋。明嘉
《雅俗稽言》·四十卷(湖南巡抚采进本)明张存绅撰。存绅字叔行,号见其,华容人。天启中由贡生官蒲圻县训导。是书抄撮杂说,凡
《韵石斋笔谈》·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姜绍书撰。绍书有《无声诗史》,已著录。是书仿周密《云烟过眼录》,记所见古器书
《纬略类编》·三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皆取杨慎《丹铅》诸录稍颠倒窜乱其旧次。抄合成编。伪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