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楼子》·六卷(永乐大典本)
梁孝元皇帝撰。《梁书·本纪》称帝博总群书,著述词章,多行於世。其在藩时,尝自号金楼子,因以名书。《隋书·经籍志》、《唐书》、《宋史·艺文志》俱载其目,为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谓其书十五篇,是宋代尚无阙佚。至宋濂《诸子辨》、胡应麟《九流绪论》所列子部,皆不及是书。知明初渐已湮晦,明季遂竟散亡。故马骕撰《绎史》,徵采最博,亦自谓未见传本,仅从他书摭录数条也。今检《永乐大典》各韵,尚颇载其遗文。核其所据,乃元至正间刊本。勘验序目,均为完备。惟所列仅十四篇,与晁公武十五篇之数不合,其二南五霸一篇与说蕃篇,文多复见。或传刻者淆乱其目,而反佚其本篇欤?又《永乐大典》诠次无法,割裂破碎,有非一篇而误合者,有割缀别卷而本篇反遗之者。其篇端序述,亦惟戒子、后妃、捷对、志怪四篇尚存,馀皆脱逸。然中间兴王、戒子、聚书、说蕃、立言、著书、捷对、志怪八篇,皆首尾完整,其他文虽搀乱,而幸其条目分明,尚可排比成帙。谨详加裒缀,参考互订,厘为六卷。其书於古今闻见事迹,治忽贞邪,咸为苞载。附以议论,劝戒兼资,盖亦杂家之流。而当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具有徵引。如许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九而隐,成汤凡有七号之类,皆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纪典籍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惟永明以后,艳语盛行,此书亦文格绮靡,不出尔时风气。其故为古奥,如纪始安王遥光一节,句读难施,又成伪体。至於自称五百年运余何敢让,俨然上比孔子,尤为不经。是则瑕瑜不掩,亦不必曲为讳尔。
《海涵万象录》·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黄润玉撰。润玉有《四明文献录》,已著录。是书乃润玉孙溥录其平日言论,分四
《山堂琐语》·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霆撰。霆有《唐馀纪传》,已著录。是书乃其自山西提学佥事归田后所作,杂引经
《两同书》·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罗隐撰。隐字昭谏,新城人,本名横。以十举不中第,乃更名。朱温篡唐,以谏议大夫召,不应
《使规》·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张洪撰。永乐四年洪以行人司行人奉使往谕缅甸,著有《南夷书》,已著录。此书亦是时所作,
《鸣道集说》·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金李之纯撰。案元好问《中州集》、刘祁《归潜志》并云李纯甫字之纯,则此书当为李纯甫作
《瓮牖闲评》·八卷(永乐大典本)案《瓮牖闲评》,《宋史·艺文志》及晁公武、陈振孙诸家俱未著录。惟李焘《续通鉴长编考异》内
《嗜退庵语存》·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严有穀撰。有穀字既方,归安人。是书为其子我斯所刊。称其晚年结庵城东隅,颜曰嗜退
《纪闻类编》·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窦文照撰。文照字子明,秀水人。万历中官光禄寺典簿。其书每卷分六类,亦格言之流。朱
《说类》·六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叶向高编,林茂槐增删。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谥
《玉唾壶》·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一槐撰。一槐,钱塘人。万历末官临淄县知县。此书即其在临淄时所作,皆辨证经
《无甚高论》·七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赵鸿赐撰。鸿赐字承元,桐城人,嘉靖中副都御史釴之子也。此书杂引佛经及释子语录,而
《名义考》·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祈撰。祈,蕲州人。始末未详。前有万历甲申刘如宠序,称为周大夫。又有万历癸未袁昌祚
《格物问答》·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此书为《思古堂全集》十四种之一。大旨主王守
《蒙泉杂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上卷采撮阴阳五行之说,率多穿凿附会。下卷随笔记载,如以书家《永
《书肆说铃》·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叶秉敬撰。秉敬有《字孪》,已著录。是书乃其随笔劄记,原分三卷。后乌程闵元衢为之重编
《妮古录》·四卷(通行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是书多评论字画古玩,盖仿赵希鹄《洞天清录》、周密《云
《谔崖脞说》·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章楹撰。楹字柱天,浙江新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青田县教谕。是书皆其随意抄撮之语,
《子苑》·一百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抄本之首有籍圃主人、麦溪张氏二小印,不知为著书之人、为藏书之人也。其
《感述录》·六卷、《续录》·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赵维新撰。维新字素衷,茌平人。官长山县教谕。《明史·儒林传》附载《尤
《经子法语》·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洪迈撰。迈有《史记法语》,已著录。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此书盖即摘经子新颖字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