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丛说》·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李如篪撰。如篪始末未详。据卷首绍兴壬子自序,则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篪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人名、书名、仕履并合,当即其人也。其书诸家不记录,莫考其所自来。下卷杂说中所作初夏诗及其父欢喜口号三首,为自来录宋诗者所未及。又是书自序作於壬子,为绍兴元年。周庭筠刊书跋作於甲寅,为绍兴三年。而记时事一条,记绍兴六年杨幺、李成事:憸佞一条,记绍兴二十四年秦埙登第事;以少败众一条,记绍兴三十一年两淮失守事;且有称高宗庙号者,则书当成於孝宗时,年月殊不相应,且语孟说一门,语、孟合称,不似南宋初语;所辨北辰不动一条,与明陈士元《论语类考》之说同,似乎曾见《集注》,故有此说,亦不似朱子以前语;其天文历数说,谓今之浑天,实盖天之法,亦似欧罗巴书既入中国之语;宋以前,即推步之家未明此理,无论儒生,或近时好事者因如篪书名捃摭旧文,益以所见,伪为此帙欤?今但就其书而论,如春秋行夏时一条,谓以建子为周正月乃左氏之失,不知左氏周人,记他事或失之诬,至於本朝正朔,则妇竖皆知,左氏不容有误。《诗》亡《春秋》作一条,谓孔子所闻所见之世无诗,不知株林夏南诗有姓名,不能移之东迁前也。召公不悦一条,谓周公朝诸侯於明堂,召公尝北面而事之,则误信明堂位之谬说。《左传》其处者为刘氏一条,疑邱明先知,又疑其附会,则未考此句为汉儒增入,孔颖达《正义》已有明文。然如解王用三驱,引周官大司马立表为证,解坤六五爻,驳程传女娲武氏之非,解说卦生蓍,纠扬雄产蓍之误,解系辞太极生两仪为生蓍之法,引《左传》楚有句澨、章澨、雍澨、蓬澨诸地,证三澨非水名,解关雎为后妃求淑女,引崔灵恩三礼义宗,证缩酒用茅之义,以及考究《易》之八法,及六日七分之说,推算绛县人甲子之类,皆典核不苟,於经义颇为有裨。故虽显有可疑,而其书可采。亦姑并存之,以资参订焉。
《示儿编》·二十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孙奕撰。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人。其历官无可考。第十卷中称绍熙丁巳三月,侍宴
《本语》·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是书成於万历丙子,距拱罢归之日已十三年,故开卷
《识小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董丰垣撰。丰垣字菊町,乌程人。乾隆辛未进士,官东流县知县。是书凡二十四篇,议礼者十
《负暄野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曰陈槱撰。不著时代。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乃云不知何人所述。是当时所见之本,未
《元壶杂俎》·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赵尔昌撰。尔昌字庆叔,钱塘人。官宣城县知县。是书杂采史传说部,钞合成编。分胜事、名
《晚闻篇》·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衷灿撰。是书摘录宋周、程五子以下至国朝孙奇逢、魏裔介、成性诸人之语,大旨在抑朱而
《历代驸马录》·二卷(永乐大典本)明洪武中奉敕撰。其书取自汉至宋尚主之人,各叙其善恶事迹,以示法戒,亦演以俗语。
《震泽长语》·二卷(内府藏本)明王鏊撰。鏊有《史馀》,已著录。此本乃其退休归里时随笔录记之书,分经传、国猷、官制、食货、
《二十五言》·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利玛窦撰。西洋人之入中国自利玛窦始,西洋教法传中国亦自此二十五条始。大旨多剽窃释氏
《北轩笔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陈世隆撰。是书前有小传,不知何人所作,称世隆字彦高,钱塘人,宋末书贾陈思之从孙,顺
《忍经》·一卷(永乐大典本)元吴亮撰。亮字明卿,钱塘人。前有冯寅序,称吴君精於经术吏事,至元癸巳解海运元幕之任,恬淡自居
《箐斋读书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周洪谟撰。洪谟有《群经辨疑录》,已著录。是书卷首一行题南皋子述,篇中皆自称南皋子
《在园杂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刘廷玑撰。廷玑字玉衡,号在园,镶红旗汉军。由荫生官至江西按察使,后降补分巡淮徐道
《蟫精隽》·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徐伯龄撰。伯龄字延之,自署曰古剡,盖嵊县人。书中十二卷之末有箨冠生传一篇,
《乐善录》·二卷(内府藏本)宋李昌龄撰。昌龄始末未详。书中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及叶梦得《岩下放言》,盖绍兴后人。大旨皆
《疑耀》·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是编前有张萱序,称负笈数千里,修谒其门。乃裒一
《培垒居杂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端允编。端允字思孟,海盐人,郑晓之曾孙也。是书杂采诸家劝戒之言,至《太上感应篇
《诸子裒异》·十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汪定国编。定国字苍舒,海宁人。是书采录诸子,俱取其文字之奥僻者,於佛氏为尤多,
《石林燕语》·十卷、考异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叶梦得撰。梦得有《春秋传》,已著录。梦得为绍圣旧人,徽宗时尝司纶诰。於朝章国
《奚囊手镜》·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杨循吉撰。循吉有《苏州府纂修识异》,已著录。循吉好蓄异书,闻有秘本,必购求缮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