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谿漫志》·十卷(内府藏本)
宋费衮撰。衮字补之,无锡人。卷端有开禧二年国史实录院牒,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经弦二字劄子一篇,经礼部看详,当即其人。其始末则不可详矣。其书《宋志》作一卷,今本实作十卷,与《牒文》卷数相符。末有嘉泰元年施济跋,亦作十卷,则《宋志》由传写误也。《牒文》称编修高宗、孝宗、光宗三朝正史,取是书以备参考。然是书惟首二卷及第三卷首入阁一条,言朝廷典故。自元祐党人一条以下,则多说杂事。而卷末王巩一条,及第四卷,则全述苏轼事。五卷以下多考证史传,品定诗文。末卷乃颇涉神怪。盖杂家者流,不尽为史事作也。惟其持论具有根柢,旧典遗文往往而在。如不试而授知制诰始梁周翰,不始杨亿,则纠欧阳修归田录之讹。薛映、梁鼎与杨亿同命,不与梁周翰同命,则纠叶梦得《避暑录话》之失。苏轼《乌台诗案》在元丰二年,上距熙宁变法仅十年,无二三十年之久,则纠王巩《甲申杂记》之谬。朱胜非起复制乃綦崇礼贴麻,非陈与义自贴,谢显道崇宁元年入党籍、崇宁四年未入党碑,则纠谢伋《四六谈麈》之失。欧阳修为程文简作碑志,隐其进武氏七庙图事,实未受帛五千端,则纠邵博《闻见后录》之诬。皆考据凿凿,不同他小说之剽袭。当时以一不第举子之作,至录之以入史馆,其亦有由矣。他如苏舜钦与欧阳修辨谤书为本集所不收,陈东《茶录跋》为今本所未载,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猎鬼章告裕陵文,具录其涂注增删之稿,尤论苏文者所未及,皆足以广异闻。至於和凝、范质衣钵相传,本第十三名而讹为第五。汉太上皇名煓,本见《后汉书注》,而误以为《后汉书》。小小疵累,亦时有之。然其可采者最多,不以一二小节掩也。
《海涵万象录》·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黄润玉撰。润玉有《四明文献录》,已著录。是书乃润玉孙溥录其平日言论,分四
《西溪丛语》·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姚宽撰。宽字令威,嵊县人。父舜明,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历官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宽以
《停骖录》·一卷、《续录》·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陆深撰。是编乃其罢山西提学佥事南归时所作。前录成於嘉靖九年,续录成於
《天禄阁外史》·八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汉黄宪撰。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而冠以王鏊之序。词旨凡鄙
《古今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魏了翁撰。了翁有《周易要义》,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即汉纪随文辨理,作《古今考》。
《卮林》·十卷、补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婴撰。婴字方叔,莆田人。崇祯庚辰以贡入京,特授上犹知县。是书体近类书,而考
《闺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坤撰。坤有《四礼疑》,已著录。此编乃其为山西按察使时所作。前一卷为嘉言,皆采六经及《
《数马堂答问》·二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名瓯撰。名瓯字驭卜,福州人。是书九类,一天文,二地舆,三人物,四经书,五史
《睿养图说》·(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观光撰。观光,招远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少詹事。是书乃其为赞善时所进。以唐六
《理学就正言》·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祝文彦撰。文彦字方文,海宁人。自称受学於刘宗周。然所论主於儒道同源,合孔、老而
《读书止观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应箕撰。应箕字次尾,贵池人。崇祯壬午副榜贡生。顺治元年大兵破南京,殉节死。事迹
《东谷赘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敖英撰。英有《慎言集训》,已著录。是书上卷杂论立身处世之道,多举古事为证,下卷亦杂
《宋学商求》·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其学援儒入墨,纯涉狂禅。所刻《木
《河上楮谈》·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朱孟震撰。孟震字秉器,新淦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是书多述旧闻
《可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德镛撰。德镛字孔昭,鄞县人。其书取禽兽鱼虫之事,合於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十三门
《辟寒》·四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既作《销夏》四卷,又成此书,义例与《销夏》相类。如狨座蹲鸱之类,皆泛载之,尤为
《食色绅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考明本《瀛奎律髓》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自称皆春居士
《墨林快事》·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安世凤撰。世凤有《燕居功课》,已著录。此书以所见古器古刻古书画各为跋语,凡六百九
《图书秘典一隅解》·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其子煓注。《秘典》者,沐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也。沐有《周易疏略》
《浑然子》·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张翀撰。案《明史》有两张翀,一在列传第八十者,字习之,潼川人。正德辛未进士,官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