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启蒙小传》·一卷、附《古经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税与权撰。与权始末未详。据其《自序》,知为魏了翁门人。据书末史子翚《跋》,知其字曰巽甫。据《书录解题》载其《周礼折衷》一条,知为临邛人尔。初,朱子作《易学启蒙》,多发邵氏《先天图》义。至与袁枢论《后天易》,则谓尝以卦画纵横,反覆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惧不敢妄为之说。与权从魏了翁讲明邵氏诸书,于《观物篇》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证以《杂卦传》及扬雄所称文王重《易》六爻互用两卦十二爻,孔颖达所称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之说。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两篇之干,其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两篇之用。即其图反覆观之,《上、下经》皆为十八卦,始终不出九数,以明羲、文之《易》,似异而同。盖阐邵子之说,以补《启蒙》之未备,所谓持之有故,而执之成理者也。史子翚《跋》称因是书悟《乾》、《坤》、《纳甲》之义。《乾》自甲而壬,《坤》自乙而癸,其数皆九,而疑其《乾》九能兼《坤》六,《坤》阴不能包《乾》阳之说。谓六之中有一三五,则九数固藏於六,欲更与与权商之。盖天下之数,不出奇偶,任举一义,皆有说可通,愈推而愈各有理,此类是矣。谓非《易》之根本则可,谓非《易》中之一义则又不可也。
《读易详说》·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光撰。光字泰发,上虞人。崇宁五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谥庄简。事迹具《宋史》本传。光为
《周易象训》·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姚球撰。球字颐真,无锡人。其《凡例》称辛未岁年二十七始读《周易》,二十馀年间,
《东坡易传》·九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苏轼撰。是书一名《毗陵易传》。陆游《老学庵笔记》谓其书初遭元祐党禁,不敢显题
《周易纬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偲撰。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贡生。是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纬
《周易传义补疑》·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姜宝撰。宝字廷善,号凤阿,丹阳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是编大旨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董楷撰。楷字正叔,台州临海人。宝祐四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其学出於陈器之,器
《读易约编》·四卷(内府藏本)国朝朱江撰。江字东注,江都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丑。其《凡例》有云:“是编原为便举子业,凡可备
《易象约言》(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鼐撰。鼐字大年,无锡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工部主事。是书诠释文句,颇为简明。惟
《易纬坤灵图》·一卷(永乐大典本)案《坤灵图》,孙瑴谓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今仅存论《乾》、《无妄》
《像象管见》·九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以建言罢归。天启初追赠太
《易学启蒙翼传》·四卷(内府藏本)元胡一桂撰。一桂之父方平,尝作《易学启蒙通释》,一桂更推阐而辨明之,故曰《翼传》。《自
《易经辑疏》·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家杰撰。家杰,临川人。其书删邵子之横图,谓此邵子之《易》,非羲文之《易》,而不
《周易像象述》·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吴桂森撰。桂森字叔美,无锡人。万历丙辰岁贡生。尝从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又从
《周易正解》·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郝敬撰。敬字仲舆,京山人。万历己丑进士。历官缙云、永嘉二县知县,擢礼科给事中,
《周易浅述》·八卷(内府藏本)国朝陈梦雷撰。梦雷字省斋,闽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缘事谪戍,后蒙恩召还,校正铜
《易象钞》·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馀干人,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前有居仁《自序》,
《图易定本》·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邵嗣尧撰。嗣尧,郇阳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其言《易》,以《河》、
《易学残本》·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卓尔康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人。万历壬子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后
《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潘士藻撰。士藻字去华,号雪松,婺源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事迹附见
《田间易学》·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钱澄之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自号田间老人,桐城人。家世学《易》,又尝